基本信息
濟寧市市中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郝明泉 主編 任廣琴 王黎明 楊寶蘭林鳳雲 劉清義 孫學剛 衛平 副主編 濟南齊魯書社 1999年 2000冊 846千字 822頁 彩圖 20碼 135.00元 ISBN7-5333-0725-9 市中區境修志始於明代。自明弘治元年(1488) 至1927年,其間共修志13次,7次成書。現存6部志書是:清康熙十二年(1673) 廖有恆修、杜通睿纂《濟寧州志》,乾隆五十年(1785)王道亨續修、盛百二補輯《濟寧直隸州志》,道光二十年(1840)徐宗乾修《濟寧直隸州志》,鹹豐九年(1859)盧朝安纂修《濟寧直隸州續志》,1926年潘守廉修、鄧際昌署《濟寧直隸州續志》,1927年鄧際昌署《濟寧縣州》。 新編《濟寧市中區志》從1984年開始工作,並蒐集各種資料500多萬字;1998年8月完成送審稿, 11月終審批准,次年8月付梓出版。本志上限不限,因事溯源,下限至1995年底, 概述、大事記、政權政協、黨派群團延至1998年6月。全志首設概述、大事記,附錄殿後;中設27卷,卷目為:建置·境域、自然地理、人口、經濟綜合管理、城鄉建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農業、糧油、財政·稅務、金融、黨派·群團、政權·政協、民政、公安·司法、軍事、勞動·人事、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方言、宗教·民俗、人物。
濟寧簡介
濟寧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濟寧市市中區是濟寧市的中心城區,古運河由西而東,迤邐南流。其建置始於秦,時稱任城縣。元至元八年(1271)更名濟寧。1913年改濟寧縣。1946年1月劃濟寧縣城區設濟寧市。1983年10月,濟寧市組建省轄(地級) 市,原濟寧市改為市中區。1995年,轄4鎮、4個街道辦事處,151個行政村(居)。總面積39平方千米。有9個民族,人口33萬,絕大多數為漢族居民。境內地勢平坦,北高南低,東高西低, 向西南傾斜。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林木覆蓋率25%,主要樹種有槐、桐、楝、椿、楊、柳、松等。濟寧玉堂醬菜,在清代曾作為晉京貢品,京省馳名。地下煤礦資源豐富,總儲量0.65億噸,煤種為氣煤,煤質穩定。水資源較為豐富, 境內古運河、梁濟運河、?府河、越河、?河、府河等6條河流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水流總量6億立方米。 1978年改革開放後,改變了基本屬於消費城市區的落後面貌,以街道鄉鎮企業為龍頭,外向型經濟為導向,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從而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全面高速發展。 1995年底,市中區鄉鎮企業總數780個,為1978年10倍;總產值5.7億元,是1978年的11倍。 全區累計批准三資企業70家,契約利用外資4300萬美元;國民生產總值4.4億元,比1949年增長72倍;1998年財政收入闖過億元大關。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農業產值比,1984年為5∶1,至1995年為12∶1。大力發展第三產業,1995年第一產業占3.9%,第二產業占50.73%,第三產業占45.37%。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有很大發展。1995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4000元, 比1990年增加了1倍,農民人均收入2106元,比1990年增長92%。 濟寧是孔孟之鄉,市中區是文化的中心,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唐代詩人李白寄住任城20載,目睹繁華盛況,揮筆寫下“壯觀”二字;杜甫來此暢遊古南池留下《與任城許主薄游南池》著名詩篇;清乾隆帝屢下江南均駐蹕濟寧,每次必登太白樓賦詩;清道光年間林則徐出任濟寧河道總督,親筆寫下明代陳慕白詩句“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以此作為座右銘。現代濟寧籍歌詞作家喬羽,其作品享譽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後,教育、文化事業獲得更大發展。至1995年,形成覆蓋全區的教育、文化網路體系。 市中區人才濟濟,孫毓汶、孫如僅、霍維鼎文武3狀元,馬星馳、周愛國、吳天墀3畫家,民國政界要員潘復等皆為濟寧籍。 濟寧的興衰與運河密切相關。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運河濟寧段開挖,元至元二十六年鑿成,自此,杭州至大都(北京)運河全線通航。清代中葉,濟寧商業發展達到鼎盛,店鋪逾千家,從業近萬人,年營業額超億元(銀幣)。運河的貫通也啟動了濟寧的手工業,明末清初,北口的皮毛,江西的瓷器、江南的毛竹、木材等均集散於此,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素有400名銅匠、500名竹匠、600名木匠、800名皮匠、1500名鐵匠之說。 市中區又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市民頗好說書唱戲,常聚唱於庭院茶舍中。濟寧土山,古運河兩岸,書棚林立,茶社毗鄰。逢年過節,又慣以舞龍燈,耍獅子,玩花船,踩高蹺等慶賀。由於歷史的積澱,市區古蹟較多,有縣(市區)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十餘處,其中濟寧漢碑群是研究漢代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鐵塔為全國七大古鐵塔之一,均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