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潤度指數

濕潤度指數

濕潤度指數為衡量濕潤程度的表示法。濕潤指數與乾燥指數相反,基本形式為地面收入水分(降水)與其支出水分(蒸發、徑流)之比,比值愈大,氣候愈濕潤。

簡介

濕潤度指數是表示氣候濕潤程度的指標,又稱濕潤度、濕潤係數。用地面水分的收入量與支出量的比值表示。比值越大,表示氣候越濕潤;比值越小,則氣候越乾燥。大陸性氣候地區濕潤指數小,海洋性氣候地區濕潤指數大。濕潤指數能夠較客觀地反映某一地區的水熱平衡狀況。濕潤指數廣泛套用 於氣候乾濕狀況評價、生態環境變化等研究中,研究地表濕潤狀況變化特徵及成因,對科學預測城市 未來地表濕潤特徵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地表濕潤指數能較客觀地反映某一地區的水熱平衡狀況,是判斷某一地區氣候乾旱與濕潤狀況的良好指標。

計算方法

相對濕潤度指數

濕潤度指數 濕潤度指數

相對濕潤度指數是以自然水分收支平衡為基礎的乾旱評估指標。它根據降水量和可能蒸散量來反映自然水分主要收入(降水量)與主要支出(蒸散量)的平衡關係,是一個具有時空變化可比性的氣候意義上的旱澇評價指標,即

式中,P為某時段的降水量;PE為相同時段的可能蒸散量,使用FAO推薦的Penman-Monteith方法計算。相對濕潤度(M)指數值越小,表示乾旱強度越大。國家標準中使用M指數進行氣象乾旱等級劃分時,沒有定義出多種時間尺度乾旱等級的臨界值;事實上使用M指數評估乾旱等級時,臨界值可根據不同需要靈活確定。

作用

濕潤度指數是一個理想的能夠表征地表乾濕狀況的物理量,它的物理基礎在於體現了兩個最重要的地表水分收支分最:大氣降水和最大參考作物蒸散,而這兩個量正是地表熱能和水分變化的關鍵參量。濕潤指數由前蘇聯B.B.多庫恰耶夫和r.H.維索茨基在20世紀初提出,用降水量與蒸發力之比描述氣候相對乾濕程度,目前被大家公認為是檢測乾濕狀況及研究增暖對乾旱化過程作用的一個較為理想的工具。

相對濕潤度指數反映了實際降水供給的水量與最大水分需要量的平衡,故利用相對濕潤度指數劃分乾旱等級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尺度也有較大差別,下表為適合我國半乾旱、半濕潤地區月尺度的乾旱等級標準。

等級類型相對濕潤度指數
1無旱-0.50< Mi
2輕旱-0.70< Mi ≤ -0.50
3中旱-0.85< Mi ≤ -0.70
4重旱-0.95< Mi ≤ -0.85
5特旱Mi ≤ -0.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