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澠池丹參根莖短粗,頂端有時殘留莖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並具須狀細根,長約20厘米(有的可達33厘米),直徑0.3-1.5厘米。表面紅棕色,粗糙,具縱橫紋。老根外皮疏鬆,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導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
藥用價值
澠池丹參以優良的品質而著名。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的檢測結果顯示:依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規定要求,品質指標均符合規定。其中,水分11.5%-12%(限定值不得超過13%)、丹參酮類0.34%-0.4%(限定值不得少於0.25%)、丹酚酸B8.0%-8.7%(限定值不得少於3.0%)。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澠池縣地處秦嶺東西複雜構造帶中,位於秦嶺山脈緯向構造帶東端北分支。澠池地處黃河流域,地貌屬淺山丘陵類型,海拔200-1500米之間,平均海拔505.8米。最高是韶山主峰,1500米,最低是黃河谷地,海拔200米,全縣地勢,自南向北依次為梁前斜地、梁地、河谷盆地、山前斜地、低山丘陵,土壤類型包括褐土和棕壤兩類,其中區域內以紅粘土和黃粘土比例最大,有機質含量0.75%、水解氮20-30ppm、速效磷2.5-5ppm、速效鉀127.855ppm,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好,無污染源,非常適合丹參生長。
水文情況
澠池縣境內水資源豐富。地表和地下水資源豐富,年平均降雨量在656.9毫米,全縣有河流132條,其中主河溝26條,支溝62條,小支流44條,全長730.17公里,較大的河流有澗河、洪陽河、澗口河。全縣共小型水庫32座控制流域面積256.57平方公里,總庫容3136.76萬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總開發量0.22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8.3279萬畝。
氣候情況
澠池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2.4℃,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在2257.4小時左右,無霜期為213天,10℃以上積溫4046℃,年平均降水量656.9毫米,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129.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324.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9%,秋季(9-10月)平均降水量178.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7%,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24.7毫米,僅占全年降水量的4%,適合中藥材種植。
歷史淵源
丹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以後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吳普本草》載:“莖華小,方如茬(即白蘇),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乾。”《本草圖經》稱:“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幹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余,一苗數根。”《本草綱目》曰:“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
2014年,三門峽市成立峪峒村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7年11月,三門峽市人民政府主辦,澠池縣人民政府、市農業畜牧局、市科技局共同承辦的中國·河南(澠池)豫西丹參研討會。
生產情況
2016年底,澠池縣丹參生產面積約6666.7公頃,年均總產量穩定在5萬噸左右。
截至2017年底,澠池縣人工栽培中藥材30萬畝,其中,木本10萬畝,草本18.5萬畝,菌類1.5萬畝,主要栽培品種有杜仲、連翹、丹參、山茱萸、柴胡、金銀花、黃芩、天麻等,年產各類藥材5230萬公斤,產值12億元。
產品榮譽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澠池丹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澠池丹參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地域保護,覆蓋澠池境內天池、果園、坡頭、陳村、張村、段村、英豪等7個鄉(鎮),涉及篤忠村、張大池村、竹峪村、杜村溝村、龍潭溝村、山韭溝村、陳溝村、張呂村、南昌村、藕池村、鹿寺村、南澗村、西園村、賈溝村、桐樹溝村、石泉村、朝陽村、西天池村、東天池村等101個行政村,其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3′至111°56′,北緯34°37′至34°56′,東與義馬市、新安縣為鄰,西和陝縣接壤,南與洛寧、宜陽兩縣相連,北瀕黃河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諸縣隔河相望,東西寬43.5公里,南北長48.8公里。
質量技術要求
•安全要求
協會藥材種植嚴格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標準進行,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記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推行標準化生產,切實保障丹參質量安全。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水透氣良好、靠近水源或有灌溉條件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土壤pH值為中性,無污染。選平地或向陽的低山坡。周邊環境不得有污染源。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在生產過程中不準使用工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經發酵腐熟的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防止污染產地環境。
(2)品種選擇
澠池丹參的主栽品種為“豫丹1號”,根莖短粗,根數條,長圓柱狀,略彎曲,長約20厘米(有的可達33厘米),直經0.3-1.5厘米。表面紅棕色,粗糙,具縱橫紋。老根外皮疏鬆,多顯紫棕色,斷面疏鬆,質硬而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氣微,味微苦澀。
(3)生產過程管理:澠池丹參生產過程包括整地、選種、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產品收穫等步驟。
整地:
於當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進行。
選種:
丹參大田生產一般選用種苗移栽。選取直徑5毫米左右,長10厘米以上,外表鮮紅色,新鮮無疤痕、無病蟲害感染的種苗進行移栽。栽植前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處理10分鐘,晾乾移栽。
移栽:
澠池丹參在4月中下旬進行種苗移栽。行株距為30-33厘米×20-25厘米;一般情況畝栽苗8000-11000株。
田間管理:
引苗:在出苗時要及時檢查,對土壤板結或覆土過厚地塊要破土引苗,對幼苗與薄膜間透氣地塊要覆土,以免滋生雜草。
除草鬆土:除草時間一般在出苗期(苗高5-10厘米)、開花前期(5月中下旬)、果實採收後(7月中下旬)3個時期,及時拔除畦上、畦幫和畦溝的雜草並進行鬆土。
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較少的情況下,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第1次在丹參返青時(5月上中旬)結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施促花肥(5月下旬-6月上旬)。
灌溉排水:5-7月丹參需水較多,如遇乾旱,土壤墒情較差時,應及時由畦溝放水滲透或噴灌,禁大水漫灌。8-10月是丹參地下部根迅速生長時期,如遇連陰雨天氣,土壤出現積水時,應及時排水。
摘蕾控苗:摘蕾控苗時間以丹參主軸上和側枝上有蕾芽出現時為宜,選晴天上午10:00時-下午5:00時,通過手掐或剪刀剪除的方法剪除蕾芽。
病蟲害防治:
根腐病症狀:發病初期,鬚根、支根變褐色腐爛,向主根蔓延,最後導致全根腐爛,外皮變為黑色;地上莖葉自下而上逐漸枯萎,最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合理輪作:丹參生產與禾本科作物、蔥蒜類蔬菜輪作效果較好。
加強管理:防止積水;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種苗藥劑處理:苗移栽前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處理10分鐘後晾乾移栽。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噴射莖基部,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
根結線蟲防治方法
輪作:同一塊地丹參種植不超過2個周期,最好與禾本科植物如玉米、小麥輪作。
土壤處理:在根結線蟲等病害多發區,結合土壤整地,每畝施入3%辛硫磷顆粒3公斤,撒施,深翻入土;或用50%辛硫磷乳油3-3.75公斤加水稀釋10倍,噴灑在375-450公斤細土上,拌均,結合整地撒在地面,翻入土中。
蠐螬防治方法:
精耕細作,深耕多耙,合理輪作,倒茬,合理施肥和灌水。
人工捕殺;或用50%辛硫磷顆粒劑,每畝1-1.5公斤與15-30公斤細土混合,順壟撒施在丹參幼苗附近,雨前施下,效果更佳。
藥劑防治,大量發生時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每穴5-10毫升。
黑光燈誘殺成蟲。
(4)產品收穫: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或早春萌發前採挖,將挖出的丹參放原地曬至根上泥土稍乾燥,剪去桿莖,蘆頭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避免清理過的藥材與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觸,裝運過程中不擠壓,踩踏,在晾曬期間不得遇水或淋雨。
(5)生產記錄: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防治對象、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名稱、方式、數量等。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分級:澠池丹參一般分一級和二級2個等級。一級:乾貨。呈圓柱形或長條狀,偶有分支。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有縱皺紋。質堅實,皮細而肥壯。斷面灰白色或黃棕色。氣微,味微苦澀。多為整枝,頭尾齊全,主根上中部直徑在1厘米以上。無蘆莖、碎節、鬚根、雜質、蟲蛀、霉變。二級:乾貨。呈圓柱形或長條形,偶有分枝。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有縱皺紋。質堅實,皮細而肥壯。斷面灰白色或黃棕色,無纖維。氣微、味微苦澀。主根上中部直徑1厘米以下,但不得低於0.4厘米。有單枝及撞斷的碎節。無蘆莖、鬚根、雜質、蟲蛀、霉變。
包裝標識:包裝主要採用袋式或箱式包裝,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產品有明確標籤,內容包括:產品名稱、商標、產品執行標準、生產者及詳細地址、淨含量及包裝日期,要求字跡清晰、完整、準確。
標識:澠池丹參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丹參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澠池丹參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澠池丹參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澠池丹參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貯藏:在避光、常溫、乾燥和有防潮設施的地方貯藏。貯藏設施應清潔、乾燥、通風,無蟲害和鼠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發霉、發潮、有異味的物品混存。若進行倉庫消毒、熏蒸處理所用藥劑應符合國家有關食品衛生安全的規定。
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衛生、無異味、無污染,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日曬、雨淋,通風散熱工作,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