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鹽

提起漳縣,必說漳鹽。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先有漳鹽,後有漳縣。西周時,正是因為先民們在這方土地上掘井熬鹽而得名鹽井,東周時也正是因為鹽井的鹽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引起了周朝諸侯國秦國的重視,所以,才在鹽井設定了相當於縣級建置的鹽川寨。

總述

西漢時,昭帝劉弗陵曾於公元前83年主持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會上御史大夫桑弘羊以甘肅鹽鐵官營的成效為論據,發表了著名的《鹽鐵論》,提出了:“鹽鐵之利,所以佐百姓之爭,足軍旅之費,務蓄積以備乏絕,所給甚眾,有益於國……”的理論,他的這一理論和治鹽方略,兩千年來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東漢時,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鹽川正式設定障縣,並在全國28個郡設專職鹽官,障縣鹽產歸隴西郡鹽官管理。可見,漳縣是跟隨這方土地的鹽業走進歷史的。

漳鹽歷史

從新石器時代至今,已經歷了至少四千多個春夏秋冬。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從鹽井中汲取了多少滷水,熬制了多少食鹽,已無法統計出一個準確數據。但就漳縣鹽業源遠流長、從未間斷、經久不衰、直續發展而言,足可以用“取之不盡、用之不渴”來形容。據甘肅地質礦產局甘地發(1988)49號文——《甘肅省漳縣鹽井鎮岩鹽及鹽滷水詳細普查報告》審查決議中所述,甘肅省地礦局水文一隊於1985——1986年進行野外工作,在礦區0.96平方公里的中部,共施工鑽井9眼,鑽井總進尺2817.82米,普通化驗分析樣396個,多項分析樣68個,經局批准數字如下:岩鹽D級為1216.21萬噸,其中鑽孔控制範圍內宜於邊采邊探儲量715.6萬噸;芒硝D級儲量715.6萬噸;滷水存儲量120——144萬立方米。

漳鹽現狀

岩鹽礦體整合於新第三系臨夏組第三岩段地層中產出。礦體為層狀、似層狀,並可能產生一些塑性形變。鹽層頂板埋深70——176米,底板埋深190——390米,全礦床NaCl平均品位71.87%,鹽滷水埋藏深20——100米淋濾帶內,水化學成份為Cl——SO2——Na型或Cl——Na型,礦化度一般為140——340克/升,並有隨深度增加而升高的趨勢。

漳鹽地理位置

礦區中心位於縣城西南2.5公里的鹽井鎮。地理坐標為東徑104023/——104032/,北緯34047/——34054/。區內海拔1800——2000米,階地發育屬侵蝕堆積河谷地貌,區內氣候屬大陸性乾旱氣候,年降水量166——689毫米,年平均氣溫7.90C,全年無霜期155天左右。區內土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並屬地震多發區,但尚無6.5級以上地震記載。漳河從礦區中心以北流經,水質尚好,供電方便,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生產和供銷條件。

漳鹽未來

以上礦藏量僅僅是在礦區中心0.96平方公里地方的勘探結果,事實上,岩鹽及滷水儲量沿礦區中心四面延伸,在離鹽井鎮礦區中心東南2.5公里的小井溝(原小井遺址,在學田坪、豆家坪之間西南1公里,元墓群東南斜對面)、東南10公里李家溝門村東嶽廟後、東北4公里陳家磨村的鹽水屲,都有天然的鹽水泉(當地人稱鹽鹼泉)。根據鑽探資料表明,遠在2億8000萬年以前的白堊紀時代,漳縣一帶是一個數百平方公里的內陸鹹水湖,經過數十次反覆乾枯,形成了大範圍岩鹽礦藏,並隨地質變遷被埋入地下,在地下形成不透層將鹽礦保存下來,屬內陸湖相沉積,探明有開採價值的就有10多層,在地質變化過程中,沿漳河河床將地殼和鹽礦折斷,致使鹽井鎮一帶地殼翹起,埋層較淺,使岩鹽表層的滷水順地質裂縫滲出,出現了較大的露頭鹽泉,而其餘地區埋藏較深,不易發現。甘肅水文一隊在勘探時,因受資金限制,在三岔鄉王家門村至城關鎮李家溝門村長20公里、寬3公里的沿川地帶進行物探,在這60平方公里的地方均有物探效應,然後在鹽井鎮附近0.96平方公里範圍內進行了初勘,最後只在0.073平方公里的礦區中心進行了詳勘。已公布藏量只是礦區中心的勘探數據,主礦藏有可能埋在礦區更深的其他部位。所以,漳鹽礦藏量遠遠大於已勘探公布之數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