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漳河鄉位於秦巴山區北麓,東與花里鎮、孟石相鄰,南與重慶市接壤,西北與四季鄉、滔河鎮相鄰,全鄉轄9個行政村,45個村民小組1037戶3698人,總面積289平方公里,境內水力、礦產、森林資源豐富,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大鄉。鄉鎮概況
201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鄉黨委、鄉政府堅持以扶貧開發和“五村”建設統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集中全鄉上下力量,統籌一切有效資源,突出礦產、旅遊兩大資源開發,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社會和諧穩定三大目標,狠抓魔芋、畜牧、食用菌、養蜂四大特色產業,搞好生態環境保護、村鎮建設、項目建設和全民創業、社會事業、平安漳河創建五項建設,主攻經濟工作重點,突破農村發展難點,展示地方特色亮點,內引外聯,凝神聚力,奮力開創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的新局面,努力實現生產總值6875萬元,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增長50%;新增財政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90元,增長2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的年度目標。目標任務
全鄉創先爭優活動要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塑造漳河形象。各黨支部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務實高效;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政治堅定、愛崗敬業,弘揚“三敢三創”的嵐皋精神;各支部和黨員發揮好作用,提高民眾滿意度。二是擴大對外開放。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充分發揮黨員在“五個全局抓”和“雙千”工程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最佳化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程度。三是推進突破發展。各支部認真貫徹落實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學習實踐活動成果得到鞏固擴大,各項工作部署進一步落實,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破。四是富裕全鄉人民。各支部和黨員緊緊圍繞全鄉經濟發展戰略,強力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到2012年全鄉人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特色產業
香菇產業
漳河鄉依託自生優勢,把椴木香菇和袋料食用菌發展作為當地農民的特色增收項目來抓,收到了較好效果。目前,第一批夏季香菇長勢喜人,菇農喜笑顏開。為確保食用菌發展給當地農戶帶來真正效益,該鄉黨委、政府詳細制定了發展優惠政策和發展措施。一是組織幹部民眾到寧陝縣食用菌發展大鄉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學習發展經驗和技術。二是鄉政府自籌資金5萬元購買5套機械設備,讓菇農無償使用,並為發展食用菌的大戶積極爭取和辦理木材砍伐手續。三是政府加大對菇農的服務力度,該鄉成立了三個食用菌發展服務工作組,對菇農在食用菌發展的產前、產中和銷售上提供全程服務。
魔芋產業
漳河鄉在發展魔芋產業上大膽實踐科技創新,取得了較好成效。該鄉通過大力推廣地膜魔芋、林下高產堆栽和使用餅肥、鉀肥三項創新技術,使中高山區域魔芋種植面積受氣候限制及產量長期徘徊低下的技術難題得到徹底解決。該鄉在發展魔芋產業的過程中,善於因地制宜、調查研究、針對難題、實踐創新。為徹底解決中高山區域魔芋生長期間的積溫不足、土壤肥力不足和嚴重缺鉀而導致的魔芋種植面積難以擴展、產量長期低下的技術難題,2008年該鄉政府就與農戶展開聯合試驗,在幾個海拔相對較高的村組農戶中實施以地膜覆蓋,農家肥、腐殖土墊底,餅肥、鉀肥集中使用的平衡施肥兩項技術革新,同時在試驗田魔芋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每個技術環節上都組織鄉村幹部、種植大戶進行實地觀摩,查看對比效果,增強幹部民眾對新技術的感性接觸。2008年,在地膜魔芋的收穫測產中,當年種植畝產達到4500斤,不同規格的種芋當年膨脹係數達到1:4以上,平均增產幅度達35%以上,創下當地魔芋種植的歷史最高產量。新技術的成功套用,讓廣大高山鄉村的農戶品嘗到了科技增收的喜悅,堅定了產業致富的信心。今年,該鄉魔芋種植範圍已經擴展到海拔1400米的區域,白鶴村地膜魔芋就達到了200畝,白鶴村6組5畝以上的地膜魔芋種植大戶達到了11戶。
為充分利用該鄉廣闊的林地資源,擴展魔芋產業發展的有效空間,針對魔芋特殊的生長習性,該鄉通過探索試驗,推廣發展林下堆栽,取得了較大的成功。2008年,白鶴村三組村民李守祥種植林下堆栽0.5畝,經縣魔芋辦技術專家實地測產,當年畝產高達5336斤,二年畝產可達18000斤。林下堆栽種植成本低,農戶可選擇房前屋後、林下、路邊、溝邊、坎邊等腐殖土豐富的地方,採用高畦堆集栽種,且堆土面積可因地制宜,機動靈活,林下堆栽具有抗病、礫桿、延緩倒苗和大幅增產的作用,廣受農戶喜愛。
該鄉三項魔芋種植技術的創新套用,極大地推動了農戶發展魔芋產業的積極性。今年全鄉魔芋面積達到5000畝,其中“雙五”考核面積達到1500餘畝,超縣下過考核任務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