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漳河有兩支源頭:一支源自南陵縣西南部何灣鎮綠嶺村(原綠嶺鄉)荷花塘,另一支源自南陵縣南部煙墩鄉水龍洞。兩支源匯合於三里店,西匯峨嶺河,至南陵縣城後,再納後港、西港、中港等諸水,南陵縣境內80公里。
南陵縣城以下,漳河流經水網平原。主流自肇家埠至三埠管,河道長20公里,為南陵縣許鎮鎮(原黃墓鎮)與繁昌縣之界河自南向北流。進入蕪湖市區境,經弋江區石硊鎮、三山區峨橋鎮至弋江區瀂港鎮入長江。
下游分支
在肇家埠東,漳河經三叉(岔)河向東流,經資福(富)河蕪湖縣分流與青弋江溝通,合孤峰河,北經奎湖入上潮河,至三埠管仍歸漳河。
在石硊鎮風福村三埠管,經荊山河,入蕪湖縣與青弋江溝通,蕪湖縣境內長31公里。河面平均寬143米,河漫灘寬298米,呈蛇曲形態,支流很少。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1359平方公里(一說流域面積1450平方公里)。
河道特徵
南陵縣城以上的上遊河道屬山間溪流,河床陡峻,比降2.3~4.5‰,河面狹窄,水位變化幅度大,汛期暴雨極易形成山洪暴發,乾旱季節則斷流。縣城以下的中遊河段,河寬80~140米,比降0.15‰,水流平緩。三埠管以下的下遊河段,河寬120~ 200米,比降0.12‰,河道彎曲,淤積嚴重,洪水期水位高出兩岸地表1.45米。
漳河下游南陵縣與蕪湖交界地帶,河湖交織,相互串通,港汊密布,水體流向多變,汛期極易形成洪澇災害,為一縱橫交替的水網地帶。
水文特徵
據肇家埠站實測資料,漳河多年平均水位10.26米,最高水位17.21米(1983年7月3日),最低水位7.12米(1967年2月1日);多年平均流量8.28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最大流量14.9秒立方米(1969年),多年平均最小流量6.8秒立方米(1968年);月平均最大流量91.5秒立方米,(1969年7月),月平均最小流量0.11秒立方米(1966年8月)。歷年最大洪峰流量1440秒立方米(1983年7月5日),歷年最小洪峰流量108秒立方米。乾旱季節亦曾出現斷流(1968年,1978年)。正常年份流入長江年總水量8.42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達15.23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僅4.93億立方米。
支流水網
漳河主要支流有長河,資福河、荊山河。荊山河與資福河使漳河、青弋江相互串通,並與圩區一些通水渠道相連,構成這一地區縱橫交錯的水網。
長河,在漳河左岸,從繁昌至峨橋入漳河,長27公里;
荊山河,從三埠管向北經淘米渡、竹絲港、小荊山至蕪湖縣卜家店與青弋江相接,長25公里。
資福河,聯通青弋江和漳河的主要河道。自蕪湖縣西河鎮向西,青弋江分支河道曲折,至三叉河與孤峰河相交入漳河,北經金家閣河歸漳河,全長29里,河面寬60~100米,比降0.1‰,水流平緩。中渡常年平均水位9.04米,最高水位12.62米(1983年7月4日),最低水位7.90米(1968年2月3日),可通2~5噸木船。
孤峰河,自涇縣中村鄉沙龍山北麓,向北至三岔河匯漳河東分支資福河,境內全長37.3公里。該河大部分流經青弋江河谷平原,河面寬30~40米,水深0.5~1.8米。
後港河,全長63公里源自南陵縣西部戴鎮、工山、麻橋等鄉,計有6條支流,呈樹枝狀,經縣城入漳河。河床陡,比降18‰,河面寬8~30米,汛期易發生山洪暴發。
上潮河,東向西在三埠管與漳河相接,河道曲折,南陵縣境內全長14.37公里,為本縣與蕪湖縣之北界河。水面寬15~65米,比降0.1‰,水流平緩。三埠管多年平均水位8.02米,最高水位11.0米(1983年7月5日),最低水位6.25米(1968年2月4日)。河道淤積嚴重,每至汛期,水面高出兩岸地面2.5~3米,又受長江水之頂托,沿岸水災頻繁。
奎湖,又名奎潭湖,南陵縣東北部,水面7167畝。湖盆為一沉溺窪地,經長期積水形成湖群。湖面大小不一,多呈南北向。較大者有奎湖、浦西湖、石板湖、池湖、清浦塘、白塘湖、蓮子湖、東塘、上下黃塘、西沖湖、下塘、蔣塘、鴨湖塘等,水深一般在2米上下。蓄水量7200萬立方米。資福河、上潮河是橫貫湖群主要河流。河、溝、湖、港連為一體,是本縣主要水產基地,但由於歷年盲目圍湖造田,已損失水面3771畝,這不僅直接影響水產業的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搞亂了原來水系,減少了滯洪面積,使湖群圩田的內澇和漬害日趨嚴重。
峨溪河,源於繁昌縣環城鄉范沖。流經城關鎮南門橋(古稱上峨橋)於峨橋(自然鎮、古名下峨橋)併入漳河。流程約23公里,流域面積160平方公里,河底寬5至60米,深4至6米,最大泄洪量每秒290立方米。平槽河寬50至350米。屬季節性河流,雨季(4至7月)洪水暴漲,枯水期上游斷流。
泊口河,源於繁昌縣新林鄉荷花嶺,自南向北,與龜山附近湖窪融成一片,至浮山鄉泊口閘泄入漳河。流程近9公里,流域面積約35平方公里。河寬5至20米,深3至5米,最大泄洪量每秒100立方米。初步勘察,列為響水閘蓄能電站主要水源。
竹港河,漳河水系,桃木渡至善瑞鄉李阜東,長6公里,屬上潮河與荊山河的串通河。
水利概況
河道治理
後港河是漳河流域一大支流,汛期山洪暴發,上遊河岸崩塌地面行洪。下游幹流彎曲狹窄,過水斷面小,又受兩橋阻水,潮水頂托,渲泄不下,洪水泄留在兩岸農田中,使馬山、濱玉、城西、上港等大隊農田受淹。1960年、1969年、1970年3次洪水,受災面積達2萬畝。1976年12月,治理後港河工程正式動工,上自徐家橋,下至漳河口,全長3319米,土方98.37萬立方米,配套建築工程7座。至1977年1月中旬基本完成。新開河道為複式斷面,河底寬30米,邊坡1∶3,兩岸平台寬各為8米,平台以上內外坡1∶2,南岸堤頂寬7米,北岸堤頂寬4米,河底高程7~7.66米,堤頂高程14~14.66米。
圩堤
下林都圩,位於漳河右岸,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由68個圩壩聯並而成。圩內有奎湖、黃塘2鄉及黃墓鎮21個村委會,4.08萬人口,堤長39.36公里。該圩東北與蕪湖縣麻鳳圩、埭南圩、十連圩分界,西與繁昌縣大有圩隔河相望,南與上林都圩隔埂毗連,東西北三面環水,沿堤漳河長度10.5公里,上潮河24.5公里,許鎮河4.63公里,圩內總面積68.8平方公里,耕地5.51萬畝,水面2.8萬畝。該圩由南向北傾斜,沿堤四周低,中間高,地面高程6.8~9.5米,堤身矮小,上受青弋江、漳河洪泄,下受長江水位頂托,黃墓至殷家嘴長度25公里,是洪水江潮匯合處。
上林都圩,位於漳河右岸,沿河堤長11.07公里,西與繁昌縣永慶圩、大有圩以漳河為界;南至資福河,沿河堤長12.8公里,與西七圩以河為界;東至許鎮河,沿河堤長6公里,與東塘圩以河為界;三面環水,北以橫埂與下林都圩毗連。地面高程10~12米,該圩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5個圩聯並而成。1960年,中林都圩、文村壩併入上林都圩。1970年李陽圩、林都上壩又併入,使圩堤長度由42公里縮短為33.76公里,保護面積34.8平方公里,耕地1.93萬畝,溝塘水面6345畝。
水庫
石峰水庫,小(一)型水庫,位於南陵縣家發鎮(原屬麻橋鄉)團山腳下石塘李村,屬漳河流域,集雨面積12.2平方公里。原計畫最大壩高18米,壩頂高程48.8米,內外邊坡1∶5,壩頂寬4米,總蓄水庫容11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9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1.8萬畝。放水涵洞採用斜臥涵圬工結構,庫區移民294戶,占用 農田1935畝。1959年11月24日動工,至1960年4月30日,始蓄水受益,1960年8月3日,洪水沖毀了放水涵洞的消能設施,總乾渠被沖潰,放水涵與大壩銜接處發生滲水。1963年11月10日續建,最大壩高11.5米,壩頂高程43米,壩頂寬3.5米,灌溉面積8500畝。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校核100年一遇。1972~1975年間,灌區開挖主要排灌渠3條,計長22公里,斗渠6公里,東西乾渠較原設計提高2米以上,受益範圍由原來5個大隊擴大到8個大隊,灌溉面積擴大到7150畝。1981年安徽省水利廳核定“石峰水庫灌區配套工程”。至1985年8月,全部配套工程竣工驗收。經過3年的灌區工程配套後,1990年受益有工山鄉的新嶺、萬安、工一、工二、工山、土白一、土白二、栗陽8個村委會及麻橋、桂山鄉的石峰、桂鎮兩個村委會的部分村民小組,灌溉面積由原設計8500畝擴大到11632畝。壩高13.58米,壩頂高程44.58米,壩頂寬10米,外坡1∶2.4,內坡1∶3,壩頂擋浪牆高程45.98米,蓄水總庫容71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40萬立方米,溢洪道縱橫斷面整齊穩定,最大安全泄洪流量120.8立方米每秒,防洪標準達50年一遇,放水箱涵系鋼筋混凝土結構,孔徑0.8米,設計流量為1.42立方米每秒,管理運行正常。
航道港口
漳河從元代(1271年)至民國是皖南地區重要的航線,縣城北7.5公里的倉溪是漳河第一個自然碼頭,皖南山區的糧食、土特產均由此轉運。解放後,據肇家埠實測河床斷面,1982年比1957年已高出1.13米,一則有礙通航,枯水季節僅1~2噸木船通縣城,洪水季節可通5~20噸船隻;二則泄洪能力降低,一遇暴雨,易成水患。
漳河航道,漳河,全長115公里,本縣境內87公里,河面寬80~135米,縣境通航里程自城北龍門橋至三埠管地段全程34公里,在資福河口和三埠管地段與資福河、上潮河溝通。明、清時期,漳河河寬水深,百噸木帆船汛期可抵縣城。10噸級木帆船上達三里境。民國期間,戰火紛繞,河道失修,河床淤塞,通航期與航程縮短。
解放初,南陵至蕪湖漳河航道里程為74公里,每年5~10月可通航10噸級小輪船,常年可通行10噸以下木帆船,通航能力為6級,通航早期保證率為40%,最大通航能力為100噸級。
520世紀50年代起,漳河上游毀林開荒,泥沙流失,河床淤積抬升,河灘裸露,航道變差。1956年11月,在倉溪至城關7公里河道打壩蓄水(1961年冬拆除)。1957年始對航道進行治理,清除暗樁40餘根,在泉塘橋、花家灘、螺絲灘等處扒灘挖淺6處,長83米,寬11.5米,深4.3米。1964年,組織民工1036人次,治理漳河航道,扒灘22處,長5.5公里,平均寬度2.2米,清除航道中的暗礁和暗石。但由於上游山地因暴雨沖刷,泥沙淤積河床,量大面廣線長。至80年代末,城關以上航道已斷航;城關以下航道通航期大為縮短,運輸量大幅度下降;100噸級船通航僅1至2個月,20噸級船通航2至4個月。漳河的現狀引起市、縣政府的關注和交通部門的重視。1990年,氵魯港至城關龍門橋段按6級航道標準進行疏竣,已疏竣氵魯港至資福河口段,完成土方128萬立方米。資福河口至濱土堪力段的疏竣正在施工。
漳河原定為4級河流,1963年改為5級河流。屬季節性河流,洪水季節水位暴漲,枯水季節水淺灘裸,河床呈梯形,流速慢,冬季不結冰,河床主要是沙石,流速為1.5立方米每秒。漳河航道上設有城關港口,黃墓鎮土石結構碼頭,沿途有渡口25座。
繁昌境內,漳河從馬仁渡經小淮,峨橋至魯港49公里,水深最小為0.9米,一般為3.6米,底寬最小為7米,一般為13米;峨溪河,從縣城至峨橋17公里,水深最小為6米,一般為0.9米,底寬最小3米,一般為6米。
蕪湖境內,漳河航道 由瀂港經峨橋、石、黃墓至南陵。縣境內自瀂港大橋至三不管,長31公里。明清時,百擔木船可通航南陵三里店,民國29年至33年1940—1944泰昌、三九兩輪船公司有輪船開蕪南線客運。建國後,泥砂淤積,河床抬高,通航受阻。枯水時,多處淺灘顯露,只通航小木船。豐水期,100噸輪船可通南陵。
南陵港口,明、清時期,漳河沿岸以龍門橋為中心形成自然岸坡碼頭。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普濟公司客輪行駛蕪湖至縣城,停靠北門碼頭。民國期間,以龍門橋為中心碼頭密集,建有小碼頭、澡堂巷碼頭、洋船碼頭、城北有濱土堪力夜行船專用碼頭,均為石片階梯式,城西有黌塘橋碼頭,東門有小橋碼頭和東橋碼頭,均為自然坡岸簡易碼頭。
1954年4月,交通部門投資51.47萬元,在龍門橋港區新建片石石階碼頭1座。長16米、高4米。1956年,港區停靠能力為190艘船舶。是年,建成倉庫1座,容量339噸。碼頭從業人員154人,日裝卸量10噸。1965年起,又陸續在港區擴建片石碼頭9座,露天貨場5660平方米,倉庫1幢204平方米。1966年設立南陵中心港務站,有職工4人。1980年,南陵港務站有站房200平方米,辦理本縣至蕪湖內河客貨運輸業務。1982年停運,中心港站尚存,2人留守。
南陵港在縣城龍門橋至倒橋,長100米。港口水域面積5萬平方米,陸域面積3萬平方米,河面寬50米,碼頭前沿一般水深3米,枯水季節為0.3米。港區停泊地段西岸系片石坡階碼頭,東岸為自然坡岸,6~10月份可容10艘100噸級船舶裝卸和錨泊。1956~1990年,南陵港客運吞吐量最高年份為11.28萬人次,最低年份3.29萬人次;貨運吞吐量最高年份168萬噸,最低年份2.6萬噸。
引水涵閘
都斗門,位於繁昌縣中溝鄉鐵塔村漳河大堤。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清雍正三年(1725)被洪水沖毀,經乾隆十年(1745)、道光三年(1823)兩次重修。後因迭遭大水、倉內梁斷,閘板難上,鹹豐五年(1855)大修。196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閘孔寬2米,高2。2米,閘身長40米,用5噸啟閉機、手電兩種方式啟閉閘門。受益農田0。55萬畝,利及三山、中溝、峨橋3個鄉鎮,為保大圩重點涵閘之一。
亮斗門,位於繁昌縣新林鄉大有圩和漳河大堤上渡口。始建於清代末年。1954年大水後重修,為圬工老式斗門,孔徑高2。6米,寬1。6米。1970年改建為閘孔徑4×3米的涵洞式水閘,鋼筋混凝土結構,閘身長24米。防洪控制面積14。96平方公里,排灌效益1。43萬畝,其中排澇0。78萬畝,灌溉0。45萬畝。1983年汛期,因山洪暴發,外河水頂托,曾發生閘門關閉失誤,導致內澇。當年冬修時,改建閘門,並延長閘身,總造價8。9萬元。
江斗門,位於繁昌縣荻港鎮慶大圩江堤。1969年興建,孔徑1。6×1。6米,閘身長50米,閘底高程5。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安裝5噸啟閉式啟閉機1台,總造價5。1萬元,受益面積0。38萬畝。
峨橋閘,位於繁昌縣峨橋鄉漳河大堤之上,為峨溪河防洪控制工程。1970年冬興建,1971年夏竣工。閘有4孔,單孔寬5米,高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卷揚式啟閉機。單孔流量189立方米/秒,總造價40萬元。工程效益聯接了保大圩與豐裕圩的漳河大堤,成為浮山、新淮兩鄉通往縣城的公路橋樑,控制了峨溪河流域169。3平方公里的防洪面積。既能防止漳河倒灌,又能引漳河水灌溉,還可蓄峨溪河水養魚、行船,經濟效益顯著。
泊口閘,位於繁昌縣浮山鄉門樓圩漳河大堤的泊口河出口處,為泊口河控制閘。民國11年建,閘身長6。5米,因年久失修,閘底淘空,1952年重修。1964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閘身為18。5米,孔高為5。5米,寬3米,後隨圩堤培寬加高,1974年將閘身延長至15米,安裝10噸手電兩用啟閉機一台,防洪控制面積為33。75平方公里。
流域概況
漳河流域主要在南陵縣境內。南陵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東界宣州市,西連銅陵、青陽縣,南接涇縣,北鄰繁昌、蕪湖縣,總面積1263.7平方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較複雜,西與西南屬低山丘陵,崗巒起伏,溝壑眾多,面積840.2平方公里;東為河谷平原,河網交錯,溝渠縱橫,面積135.6平方公里;東北屬江河圩區,具江南水鄉澤國特徵,面積287.9平方公里。境內低山、丘陵、平原海拔高度分別為400~500米、100~250米、10~12米。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降雨量1402.6毫米。境內青弋江(過境河)、漳河、大通河、荻港河、孤峰河、資福河匯入長江。縣內交通便捷,205、318公路國道線穿境而過。縣城北距蕪湖市區42公里,南離黃山風景區148公里,西去佛教聖地九華山86公里。縣治城關鎮位於縣境中部,古名青陽城,自唐長安四年(704年)始為縣治,後無變更,一直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南陵歷史悠久。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工作隊在境內牯牛山、甘公城、獅子山遺址發現的石器、陶器證明,在新石器時代,縣境便有人類棲息繁衍。春秋,屬吳地。秦時,屬鄣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 置宣城縣、春谷縣,縣境屬此二縣。南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始置南陵縣。嗣後,易屬宣州、池州、寧國府、蕪湖專區、宣城地區及蕪湖市。唐亻喜宗乾符五年(878年),本縣農民參加黃巢起義軍攻宣州,在南陵大敗宣歙觀察使王凝,擊斃都統王涓。清末,太平天國革命席捲長江沿岸各地,南陵人民紛紛參加太平軍,堅持反清鬥爭前後持續達8年之久。宣統二年(1910年),本縣兩次爆發了有數千人參加的搶米風潮,更是體現了南陵人民反壓迫、反飢餓的抗暴鬥爭精神。宣統三年,南陵在安慶、蕪湖學習的學生,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為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中華民國進行了英勇的鬥爭。
南陵物產資源豐富。境內土質肥沃,水域多被利用,盛產稻、油、棉、茶、桑等農作物300餘種,青、草、鰱、鱅、鯉、鯿、鯽等經濟魚類88種,以及藕、菱、荸薺等,素稱江南“魚米之鄉”。全縣有林面積38萬畝,喬灌木樹種350餘種,植物中藥材625種,動物中藥材67種,珍貴動植物和中藥材有揚子鱷(屬國家揚子鱷自然保護區)、金錢豹、白鷳、蘇門羚、三角帆蚌、鳳丹、紅楠、紫楠、銀杏、八角蓮、絞股蘭、杜仲、龜板、鱉甲等。地下蘊藏的有鐵、錳、銅、鉛、鋅、鉬、銻、金、等金屬礦10種,白雲石、方解石、磷、石英石、硫、鐵、大理石、石灰岩、石墨、鉀長石、重金石、玄武岩、沸石、澎潤土、珍珠岩等非金屬礦13種,20餘處,尤以鐵、銅、白雲石、大理石、石灰岩、礦泉水,儲量大,品位高,宜於開採。縣境東北部蘊藏石油、天然氣,有待探明。
南陵是安徽省主要的農業縣份之一。農、林、牧、副、漁五業俱全,糧、油、棉、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種類繁多,尤以盛產大米久負盛名。1987年列為全國優質米生產基地縣。在1988~1990年全國農產品展銷會上,南陵優質大米連續三年獲特別獎。1990年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蠶繭、烤菸、綠肥種子、雜交西瓜制種、荸薺、藕以及名貴中藥材丫山鳳丹,優質高產,暢銷省內外。已成為全國優質綠肥生產基地、全省雜交西瓜制種基地、商品豬基地、皖南優質烤菸生產基地。
形成以食品、機械、化工、建材為支柱產業,多種經濟形式並存,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宮燈牌”宣紙、合頁被評為部優產品,維綸線骨架Ⅴ三角帶被評為省優產品。
本縣屬吳楚文化。據已發現的大工山古礦冶遺址,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大,舉世罕見。這裡發現的早在西周就採用豎爐煉銅,使銅與渣分流出爐的技術早於歐洲各國,發掘的一批冰銅錠把全國硫化礦冶銅史向前推進了400年,譽為“古銅都”,填補了古吳越和古揚州青銅文化。本縣出土的吳王光劍、青銅龍耳尊、漆砂硯,被稱為中國文物精品;民間刻鑄的丹陽鏡、青羊鏡,更是造型別致、 工藝精巧。歷代文化交流頻繁,詩文著述頗豐。歷史學家何琦,著《三國評論》百餘篇,馳名東晉史壇。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兩度攜家寓居境內,遺有詩作15篇,其《南陵別兒童入京》被載入中國詩史,代代傳誦。號稱“詩中十哲”之一的晚唐詩人張喬所著律詩,存二卷被載入《全唐詩》中。明代丁鎡應詔參修《永樂大典》。明末盛此公著作數十種,因時有新意,“不中有司尺度”,一生未仕,被後世學者贊為“奇人”、“奇文”。清初歷史學家汪越,撰《讀史記十表》,海內外著名學者梅文鼎為之作序,收入《四庫全書》,並受該書總纂紀曉嵐推崇。詩人何一化作《文瀾賦》數千言,為江南文人所傳誦,贊其詩為“李、杜之遺”。文學博士梅光迪,“文章學問奄有東西之長,不可多得”。徐乃昌校勘刻印古籍數百種,著名學者王國維贊其“朝訪殘碑夕勘書,君家故事有新圖”,許多善本乃至孤本經徐刊刻珍藏才免於泯滅。與此同時,目連戲《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在本縣北鄉流傳,融合地方語言習俗、民間武術雜耍,逐漸形成具本地特色的目連戲,深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