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歙縣秦末置縣,歷為歙州(後更名徽州)的首縣和郡州府路治所在,已有2200多年歷史。唐宋以後,徽商崛起,理學盛行,是經濟學家王茂蔭,著名畫家漸江、黃賓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故里。 歙縣曾讓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等文人雅士魂縈夢牽,曾孕育了雄霸明清商界500餘年的徽州商幫,孕育了徽州文化流派。
漁梁是徽商興盛數百年的重要水路碼頭,至今還保存著古代街衢、水埠和碼頭的原始風貌,是徽商外出經商往返的必經之路,也是府衙官員們出門的必經之道,被稱為“徽商之源”。漁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條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鋪就,恰似魚鱗,又因古街形似鯉魚,故又稱“漁鱗街”。漁鱗街蜿蜒1公里,兩邊店鋪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廟隨街可見,排列井然,號稱江南第一水街。
地理位置
漁梁街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公元759年形成街市,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當時徽商外出經商往返的必經之路,也是府衙官員們出門的必經之道,被稱為“徽商之源”。這裡因形態似魚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條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鋪就,恰似魚鱗。兩邊店鋪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廟隨街可見,排列井然,號稱江南第一水街。
漁梁街所在的歙縣,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曾孕育了雄霸明清商界500餘年的徽州商幫,同時也是中國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國粹京劇就是發源於此。1986年被中國政府授予“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自古繁華
出了歙縣城南門一里,漁梁鎮就座落在流水潺潺的練江旁。古時徽州的交通運輸主要沿練江從漁梁啟程,入新安江直達杭州等地,漁梁老街商業繁榮盛極一時。文化古蹟
鵝卵石
漁梁街是一條古街。我們腳下的鵝卵石密而不亂,一塊塊鑲嵌成一條條魚形狀,一路蜿蜒,為行人添了情趣。聽導遊介紹,滿街的鵝卵石是防雨防滑的。漁梁街靠著碼頭,在繁華喧鬧的年代,來往穿草鞋的勞動者,一路荷重踩著鵝卵石,腳底有了踏實感。街兩旁的老房子鱗次櫛比,兩扇大門或洞開,或緊閉。大門洞開的人家,是昔日商號店鋪貨棧,粗大的屋樑,陳舊的擱欄,處處留著歲月的斑駁。而緊閉的房屋則靜謐神秘。現在只有兩旁泰源鹽棧、元和堂道地藥材的門額都已依稀難辨,可它們還在細數著來往的腳步,編織著古鎮綿長幽遠的歲月。巴慰祖故居博物館
漁梁街中段有一座水磨磚雕門樓、黑漆大門的高宅大院,這便是巴慰祖故居博物館。巴慰祖是乾隆年間聲名顯赫的篆刻大師。他年少時就喜歡刻印,對鐘鼎款識、秦漢石刻等“務窮其學,努力鑽研”。其印作構思精巧、典雅工穩,有流暢挺秀、工致細潤的美感。除了精篆刻,巴慰祖還善書畫、工詩詞,被世人譽為詩、書、畫、印“四絕”。巴慰祖故居坐北朝南,二層三進,總面積達1300平方米。高大敞亮的客廳四周掛滿字畫,玻璃櫃中陳列著各式名家印章,小小閣樓因為眾多的寶物而光芒四射。巴氏第十三代直系後裔巴雨為了不讓歷經300年風雨的老宅破敗不堪,1998年他和同是徽人的夫人胡麗萍一起投巨資修葺古屋、擴大展廳和充實展覽精品,並成立安徽省首家民辦博物館——巴慰祖故居博物館。修葺古屋時,建築師傅曾挖到一塊石碑,巴雨順著石碑上文字的記載居然找到一罐價值百萬的巴慰祖印章。據說罈子是巴慰祖孫子輩埋下的,後面幾代人都沒見過,這些印章大大豐富了博物館的館藏。
李白問津亭
漁梁街和練江平行,朝江一面的小巷都通往碼頭,靠江一邊的店鋪往往也是前街後江,可直接到達公共碼頭或私人碼頭。走出漁梁街,漁梁壩上游,一座三角形的小亭挑檐入江,顯得十分孤寂。這便是著名的太白問津處。離三角亭不遠,是白雲禪寺。據宋《太平廣記》記載,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在洛陽同華傳舍看到許宣平的一首題壁詩:“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閒來飲碧泉。樵人歌壠上,谷鳥戲岩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被李白驚讚為“真仙人詩也”,於是欣然動身尋訪許宣平。李白沿新安古道來到漁梁古鎮,登上一翁獨撐的渡船。在船上,李白向老翁打聽許宣平的住址,老翁笑答:“門前一桿竹,便是許翁家。”李白訪仙心切,一時竟沒有悟出話中含義,待下船後才突然想到“門前一桿竹”不就是渡船嗎?原來撐船老翁便是仙人許宣平。回頭再找,老翁和渡船早已不知去向,後人便在此修建了李白問津亭。
紫陽書院
在江對面的紫陽山,介紹山上仍然有紫陽書院的遺址,說朱熹的父親從小在上面讀書。望過去,山間果然煙樹迷茫,讓我們覺得那兒似乎是仙人隱居的場所。漁梁壩
沿著魚鱗樣的鵝卵石鋪就的小路,從石級順坡而下就到了古老的漁梁壩。現存古壩為1501年建,南端依龍井山,北端接漁梁街,全選用一兩噸重的整塊花崗岩砌成,石塊之間石鎖環扣。壩上水位落差很大,壩下河床亂石嶙峋,練江由此飛流直下,形同瀑布,浪花如雪,濤聲如雷。文化傳承
當地民謠
“一送郎,送到枕頭邊,拍拍枕頭睡睡添;二送郎,送到床面前,拍拍床沿坐坐添……”這支叫做《十送郎》的小調在漁梁古街上流傳了幾百年,當地很多老婆婆還能哼出它的調子來。閒坐門墩兒的老婆婆說,以前漁梁鎮上吃飯的桌子都是兩個半圓拼對起來的,如果哪家的丈夫到外地做生意了,這家的女人就只能用半張桌子來吃飯。留守的女人不僅要照顧老小、養家餬口,更要終日為出門在外的丈夫提心弔膽。當地美食
在漁梁街,有一種集香、黃、酥、脆為一體,味美可口,風味獨特的傳統珍饈食品,叫石頭餜。這是當地人節慶必備美食。它採用山泉和上好的麵粉團,包上各種配料獨特的餡子,做成兩面厚薄均勻並撒上黑芝麻的餜,放在平底鐵鍋中,餜上面放一塊圓形青石頭,用木炭文火烤制而成。相傳乾隆南巡,來到徽州府漁梁壩,見一老翁餜攤的平底鍋內,有許多烏黑髮亮的圓石頭壓在一個個餜上,很是好奇,就買了一個吃,連聲讚賞“好吃”。老翁聽見叫好聲,便雙手捧起一個放有香椿嫩頭還“嗤嗤嗤”作響的石頭餜,送給乾隆說:“這個送給客官,不要錢。”乾隆吃罷無比高興,臨走送給老翁一枚福字小印說:“以後有難處,拿去找官府。”有一天當地惡少尋釁滋事,踢翻了老翁的平底烤鍋,因用力過猛,鍋片飛起自傷了左眼,便抓老翁到官府評理。老翁急中生智,忙將那枚福字小印呈給知府。知府見刻有“乾隆御製”字,馬上喝令退堂,然後向老翁賠禮道歉。從此,老翁的餜攤生意在徽州府獨占鰲頭,徽州石頭餜也隨之身價百倍了。
當地曲藝
單有石頭餜美味還不夠,漁梁的春節里,抬閣戲是必不可少的。抬閣戲又稱“台戲”,是在台上塑造戲劇角色。其台是木製的帶有欄桿的平台,約有二平方米大小,離地面高約一米。前後有槓台兩個,以長木穿過,四人或八人槓抬。平台由基閣、中閣架和上盤架組成,周圍飾以雕欄,掛上青紗帳幔,形成一個小舞台。演員是裝扮成各種不同戲劇人物的孩童,他們在抬閣上表演節目中的人物造型,並隨著戲劇情節的變化不斷地改變著造型和動作。“二十四架抬閣接得長,喧天鼓樂奏笙簧;扮得全本《和番記》,儘是孩童裝扮貌軒昂。”春節時漁梁的台閣戲就是這樣的熱鬧歡樂,而且隔天就有一場,難怪民眾要如痴如狂。保護現狀
如今,現代化的春風吹進了漁梁古鎮,遲暮美人又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漁梁,去瞻仰徽商叱吒商場的出發之地,領略悠悠古鎮寧靜悠遠的風情。據當地旅遊部門介紹,旅遊旺季時,每天可接待遊客1000人左右。2011年,漁梁古街還入選了第三屆全國歷史文化名街。漁梁老街,正以她故有的旋律,搖曳著迷人的風情,從槳聲水影里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