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中呂】滿庭芳·失雞
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閒鍋灶,任意烹炮。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 ,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 ,倒省了我開東道 。免終朝報曉 ,直睡到日頭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滿庭芳:曲牌名。
火燒,餅子,燒餅
穿炒:煎炒。
東道,主人,東道主之省。
終朝:此指早晨。
1.滿庭芳:曲牌名。
2.火燒,餅子,燒餅
3.穿炒:煎炒。
4.東道,主人,東道主之省。
5.終朝:此指早晨。
白話譯文
我平生對身外之物很淡薄,雞不見了,家裡小童可別焦急。家家都有閒的鍋灶,這還怕什麼呢,可以任意地烹調或者煎熗。要是用雞做湯的話,還可以貼補他三個火燒;要是穿炒的話,可以送他一把胡椒,這倒反而省了我當東道主去請。而且還可以免去公雞一早高聲的報曉,這樣好一直睡到日頭老高。
創作背景
古人居家以雞犬為伴。母雞可以下蛋,公雞可以報曉。可知雞不但是食物來源,而且可以當鬧鐘。因此,偷雞是一件很無公德的事。反之,雞被偷了,則是一件很使人沮喪、乃至焦急的事。主人被偷走了只公雞,童子正在焦急,便產生了這支曲。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支曲的主題詞,一言以蔽之曰“豁達”。用俗話說,就是“會想”。如欲趕時髦,你把它叫做“生活的藝術”也可以。
這支曲一開篇,就是主人教訓童子的口氣。不是訓他沒把雞看好,反是教他不要焦急都失掉了,你焦急也是那么回事,不焦急也是那么回事。焦急,還會添病,所以還是不焦急為好。古代有一個成語——“楚失楚得”。漢劉向《說苑》里講了這樣個故事:楚共公打獵時掉了一張弓,左右想回頭去找,共公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找什麼找!可見從古以來,就有“會想”的人。然而此曲中的主人,不但豁達,而且風趣,想像力很強——偷雞賊此刻一定很得意吧,雞則很倒霉——下鍋了吧。“家家自有閒鍋灶”,著一“閒”字,是想像那人早已是等雞下鍋。“任意烹炮”,著“任意”二字,是想像那人正偷著樂。於是,主人很想為那人助興——倒貼幾個火燒、一點作料。他知道“煮湯”如果再有火燒配合著吃就更好,所以“助他三枚火燒”;“穿炒”還要多加調料,所以“助他一把胡椒”。分得這樣清楚,說得這樣心平氣和,這是生活的情趣,也是作者的風趣。要換一個人,想到自己的雞下了別人的鍋,一定會氣上加氣。卻不,因為他“會想”。凡事有利有弊,有弊有利。雞給別人煮了,第一層好處是免得請客——“倒省了我開東道”,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主人好客,平時就愛做東道,可稱“小孟嘗”;第二層好處,“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這話的言外之意,是他貪睡。家裡沒有雞打鳴了,可以睡得更加安穩。在古人詞曲中,習慣用貪睡來表示一種豁達的心態,例如“東郭先生都不管,關上門兒穩睡”(宋陳郁《念奴嬌·雪》)、“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意即在睡)也”(元馬致遠《夜行船·秋思》)。大家都知道,睡眠好是一項健康指標,包括心理健康。
順便說,讀曲要有正確的審美態度,否則難免有隔膜的批評——譬如認為此曲提倡馬虎的作風,或認為它助長盜竊的風氣,那就很殺風景了。須知,此曲的前提是東西已經失掉了。如果東西沒有失掉,當然是看緊為好。另一個前提是,不知道是誰偷的。要是知道,為了社會安定,還是舉報為好。再說,即使宣布“助他三枚火燒”“助他一把胡椒”,那賊也未必敢站出來領,終究是打趣而已。
明王驥德說:“客問今日詞人之冠,余曰:‘於北詞得一人,曰高郵王西樓,俊艷工煉,字字精琢,惜不見長篇。’”(《詞律·雜論》)文貴精,不貴多,詞曲更是如此,何必以“不見長篇”為恨!站在散曲的立場上講,這支曲的境界,實不在蘇東坡《定風波》之下。
名家點評
湘潭大學教授羊春秋:寫得極詼諧,極通達,富有樂觀精神。他的外甥張守中在《王西樓先生樂府序》中說得好:“洋洋焉不知老之將至,此其襟度有過人者,故所作沖融曠達,類其人也。”可謂知言。(《元明清散曲三百首》)
作者簡介
王磐(約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鴻漸。號西樓。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作諸生,厭其拘束,棄去,終身不再應舉,縱情于山水詩畫之間。築樓高郵城西,與名流談詠其間,因自號西樓。其散曲題材廣泛,雖多閒適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譏諷時政的佳作。有《王西樓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