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養榮湯

滋陰養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入門》卷四。具有益精補血,潤燥止咳之功效。主治消渴。汗下過多,內亡津液,或病後水虧火炎,口燥咽乾。

組成

當歸二錢,人參、生地黃各一錢半,麥門冬、芍藥、知母、黃柏各一錢,甘草四分,五味子十四粒。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功用

益精補血,潤燥止咳。

主治

消渴。汗下過多,內亡津液,或病後水虧火炎,口燥咽乾。

方義

本方適用於肝腎陰虛證,方中生地、麥門冬養陰補血;人參、黃芪益氣生津止咳;當歸、五味子補血斂精;知母清瀉相火而保真陰。諸藥合用,共奏滋補精血之效。

運用

1、本方適用於肝腎陰虛之證。以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耳鳴如蟬,咽乾口燥,肋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辯證要點。

2、用於糖尿病肝腎陰虛,合併白內障或雀目、耳聾。證見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無力,頭昏耳鳴,多夢遺精,皮膚乾燥,全身瘙癢,舌紅少苔,脈細數。或兼見初起視物模糊,眼前常見黑花繚亂,或如蠅飛蚊舞,或如隔輕煙薄霧,檢查瞳神,呈隱隱淡白,如油點浮在水面,視物昏蒙。日甚日久瞳色為純白,甚至完全失明,有的患者表現為雀目,入暮即視物不見,至天明視覺恢復,有的患者表現為耳鳴耳聾。

附方

名稱:滋陰養榮湯

組成:桔梗、杏仁、茯苓、當歸、生地、知母、甘草、白朮、瓜蔞、麥冬、黃芩、白芍、厚朴、花粉

出處:《咽喉症類》

重要文獻摘要

《薛氏濟陰萬金書》:“滋陰養榮湯,治吐血失血,虛勞經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