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過程
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往往在沉積過程中就已開始進行,並延續到成岩作用結束。在這個階段,地層中原生孔隙發育時,地下水大都比較活躍,並通過溶蝕而使孔隙進一步增加。成岩作用結束後,溶蝕孔隙仍可繼續發育。尤其在不整合侵蝕面附近,由於處於滲流帶及潛流帶下部,地下水在原生孔隙發育帶很活躍,加上地表水的不斷補充,因而在不整合面附近往往形成極為發育的溶蝕孔隙。
形成原因
溶解度
碳酸鹽岩溶解度與其成分的Ca /Mg 比值、粘土含量、組構及構造等因素有關。碳酸鹽岩溶解度的大小與其Ca /Mg 比值有密切關係。在地下水富含CO 的一般情況下,溶解度與Ca /Mg 比值成正比關係,即石灰岩比白雲岩易溶。我國西南地區室內試驗表明,若以純石灰岩的溶解度為1,則白雲岩的溶解度介於0.7~0.4。因此,在通常情況下,石灰岩比白雲岩更容易產生溶蝕孔洞。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地下水中富含硫酸根離子時,白雲石的溶解度會大於方解石。在這種地區,白雲岩中的溶蝕孔洞比石灰岩中的更為發育。
碳酸鹽岩中不溶殘餘物(主要是粘土)的含量,對溶解度有很大影響,二者成反比關係,即碳酸鹽岩的溶解度隨粘土含量的增加而減小。如四川樂山震旦系白雲岩,孔洞發育的層位,其不溶殘餘物含量小於1%;當不溶殘餘物含量超過10%時,很少見有大溶孔。
根據上述岩石成分的兩方面影響,碳酸鹽岩的溶解度按下列順序遞減:
石灰岩~白雲質灰岩~灰質白雲岩~白雲岩~含泥石灰岩~泥灰岩。
岩石的組構和構造對碳酸鹽岩的溶解度也有影響。一般來說,隨著顆粒變小,溶解度降低。這是由於顆粒或晶粒較細的碳酸鹽岩含有粘土物質較多,包裹著方解石或白雲石顆粒,使地下水不易直接與這些碳酸鹽礦物接觸,自然被溶解的機會就減少。粗粒結構的碳酸鹽岩中,粘土含量較少,再者其粒間孔隙或晶間孔隙較大,地下水比較容易通過,易於產生溶蝕孔洞。
一般在厚層至中層狀碳酸鹽岩中孔洞發育好,薄層與非碳酸鹽岩相組合的地層孔洞發育差。這是因為厚層碳酸鹽岩一般是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沉積的,不溶殘餘物含量較少,質純,易產生孔洞。薄層碳酸鹽岩一般為不穩定環境下的沉積,含不溶殘餘物較多,降低了溶解度;而且在這種岩層組中,常伴有緻密的粘土岩或泥灰岩與之成互層或夾層,妨礙了地下水的運動,也不利於孔洞的形成。
溶解能力
地下水的溶解能力是由地下水的性質和運動狀態決定的。地下水並不是純水,其中經常含有礦物離子溶質,其中以CO成分最普遍,且對碳酸鹽岩的溶解性影響最大。
當地下水中含有CO時,水溶液呈酸性;隨著CO溶解量的增加,溶液的pH值降低,當其降至3.2時,便成為較強的酸性水,對碳酸鹽岩的溶解能力大大增強。當這種地下水在碳酸鹽岩地層中流動時,便逐漸將岩石溶解,並形成重碳酸鹽被地下水帶走。反之,當水中缺乏CO時,則發生碳酸鹽沉澱作用,堵塞孔隙,膠結岩石。
另外,岩石的溶蝕程度還與地下水的溫度和壓力有密切關係。
地貌氣候構造
地下水運動是造成溶蝕作用發育的重要原因,而地下水的運動卻又與地貌、氣候和構造等因素有關。
在地貌上,溶蝕帶多在河谷和海、湖岸附近地區較為發育。因為這些地區是泄水區和匯水區,地下水浸泡溶蝕時間長,在這些地區的碳酸鹽岩層內部往往發育有很大的暗河。
在氣候上,溫暖潮濕的地區,溶蝕作用最為活躍。
從構造角度觀察,在不整合古風化殼地帶,由於長期沉積間斷,岩石出露地表遭受風化剝蝕,地表水沿斷層、裂縫滲人地下,產生大量溶孔、溶洞、溶縫、溶道,形成規模巨大、錯綜複雜的溶蝕空間,稱為岩溶帶。如果構造運動使該區長期、不勻速上升,上升快的時期,岩溶發育較差;上升緩慢時期,岩溶發育較好,這樣好壞交替,就會形成多層岩溶帶,在垂向上發育的厚度和深度可以達到很大。如果該區經歷了多次沉積間斷,有若干個不整合面,則相應可形成數個岩溶發育帶。當然,在張性斷層經過的地區,張性裂縫多,岩體破碎,有利於地下水進出。從現代岩溶調查來看,岩溶帶緊隨斷層分布,岩溶與斷層的關係比河流與斷層的關係更為密切。對於褶皺而言,背、向斜的不同部位,岩溶發育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向斜軸部岩溶最發育,褶皺軸部比翼部岩溶發育,但是在背斜傾沒端、向斜翹起端,尤其是各類褶皺構造的交匯部位,岩溶最發育。另外,地層產狀是水平、傾斜或直立,岩層的組合方式(如透水層與不透水層的組合形式)等,均對溶洞的延伸方向、排列和規模有一定影響。如有多層透水層與非透水層間互組合時,可形成多層岩溶帶,各岩溶帶厚度受上、下不透水層限制。
所以,岩溶帶的發育和分布受多種因素控制,既要綜合考慮,又要結合各地地質情況具體分析。
特點
溶孔的特點是形狀不規則,有的承襲了被溶蝕顆粒的原來形狀;邊緣圓滑,有時在邊壁上見有不溶物殘餘。溶解作用產生的孔隙既可以發生於後生階段,如不整合面下的岩溶帶,也可以發生於成岩晚期和成岩早期(準同生階段),後者一般多見於近岸淺水地帶沉積物暴露水面的時候。
分類
(1)粒間溶孔。指碳酸鹽岩顆粒之間膠結物或基質被溶蝕後而形成的孔隙。
(2)粒內溶孔和鑄模孔。粒內溶孔是指各種碳酸鹽岩顆粒內部,由於選擇性溶解,顆粒被局部溶蝕而形成的孔隙當溶蝕作用擴展到整個顆粒,形成與原顆粒形狀、大小完全一致的孔隙時,亦可稱為鑄模孔隙。
(3)晶間溶孔。指晶體間的物質被溶蝕所形成的孔隙,多發育在白雲岩中,主要溶蝕晶體間的方解石。溶蝕範圍也可能部分涉及到周圍的晶體,溶孔大小較均勻。
(4)晶內溶孔。晶粒內部被溶蝕而形成的孔隙,若整個晶體被溶蝕,形成與原晶體粒形狀、大小相同的孔隙時,可稱為晶體鑄模孔隙。
(5)溶孔、溶洞。指不受岩石組構控制,由溶蝕作用所形成的孔隙。常呈不規則狀,直徑大於10 cm稱為溶洞。溶孔、溶洞發育的儲集層,在鑽井過程中,常可見井噴、井漏和鑽具放空等現象。
(6)窗格孔隙。由選擇性溶蝕作用而成。孔隙多呈扁平狀平行於岩石的層面,在裂縫發育的層系中窗格孔隙亦可形成良好的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