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瑞古道

溫瑞古道

溫瑞塘河東岸是溫瑞古道,俗稱七鋪塘路。明初為防備倭寇入侵,這條古道成為驛道,與海安所城和梅頭、東山巡檢司城及各寨堠連線,傳遞官府文書,沿途設定鋪舍。明中葉在嶺下置東安館驛,接待往來官員及外國貢使。1937年初,溫分公路通車,南來北往的汽車,駛經嶺下村,後因抗日戰爭爆發一度中止。1955年冬修復,現改為104國道線,與村內的環城路、萬松路、解放東路相接。位於村內的瑞安汽車站和長途汽車運輸公司,開闢了瑞安至上海、天津、常熟、杭州、義烏、金華、寧波、福州、石獅、寧德等37條長途客運線路,日發車48班次;市公交公司在村內設有4條線路的公共汽車站。1992年瑞安汽車站遷設嶺下村東200米處,嶺下村仍為瑞安市的東大門。

人文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屬屠睢率師50萬平百越。秦軍開闢了一條由江西循餘干水(今信江)越過武夷山入浦閩境城,折向龍泉、麗水至溫州的道路。秦末,東甌王率軍從鄱陽令吳芮助漢滅秦及秦亡後又助劉邦滅項羽,都走此路。當時東甌(今溫州)除海道外,只有這條古道與其他地區相通。宋時對此道路進行改善,龍泉青瓷除走水路外,也有由官吏商販經此道販運至溫州港口集散。

溫瑞古道 溫瑞古道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北後,從句章(今寧波)到東甌及東甌至閩越之間有一條沿海的陸路已貫通,以東甌至閩越一段較早,即由今溫州,經瑞安、平陽、福鼎至福州。《漢書·朱買臣傳》記:“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除,千人不能上。”泉山即今大羅山,該路是當時沿海一帶軍事要道。
當時溫州至瑞安、平陽古道有三條:西路傍山是最早的古道;東路沿海濱,三國孫吳建立橫嶼船屯後,此道更為重要;中路是溫瑞平運河塘路,五代吳越後成為主要通道。平陽向南有橫陽古道和南港古道。橫陽古道是濱海道路,自平陽越橫陽江(今鰲江)、金鄉、馬站至蒲門,與閩省沙埕相接,浙閩商販由此出入,宋代閩省財賦亦由此海口轉運。南港古道由平陽縣城起經錢倉、靈溪、橋墩門至分水關。平陽城至橋墩門是沿河塘路,為後漢天福(公元947年)吳越王錢弘宗修築。橋墩門至分水關浙閩古道終點為分水關,在浙閩交界山腰處,海拔398米,為五代閩王所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和閩王常交戰於此。宋末永嘉陳自中隨秀王入閩自盡於此。清代馬森作《分水關》詩云:“山關閩土盡,征路楚山近。曉霧連空暗,炎天過雨晴。人來千樹杪,鳥雜百泉聲。每憾篌輿闊,唯從石罅行。”
東晉南朝時古道有所發展
東晉、南朝溫州的陸路交通在兩漢、東吳基礎上有所發展。南朝宋元嘉五年至八年(公元428—431年),永嘉太守謝靈運開通剡縣(今嵊縣)至始豐(今天台)通回浦(今臨海)古道。此後,從錢塘(今杭州)、山陰(今紹興)至回浦、永嘉(今溫州)可不繞道句章、鄞縣。該道對浙江南北交通起了很大作用。
唐代的古道以長安為中心,浙江境內有兩條。一條是自杭州經越州(今紹興)至明州(今寧波)。宋靖康(1126—1127年)時,此道經奉化、寧海、臨海、黃岩、大荊、樂清至溫州(南宋為瑞安府),長約750里,此為海濱古道,自唐至清均為驛道。另一條是自睦州(今建德)經蘭溪、婺州(今金華)、永康、縉雲、處州(今麗水)、青田至溫州,長約680里,是浙江中部至南部的要道,自唐至清也是驛道。
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樂清知縣劉默捐俸修築樂城通恩門至琯頭塘路,長約80里。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永嘉郡守沈樞築溫州至瑞安間70里塘河,“石塘百里,巨石縱橫麟萃”,塘岸全用大石塊構築,成為一條平直的大道。
元代的驛道稱大道,南路通浙江至福州。其中嚴州(今建德)至麗水走陸路,麗水至溫州走水路。慶元(今寧波)、台州至樂清走陸路,樂清至溫州走水路。道路修治由地方官負責。《元典章》規定每年九月一日起平治道路,令佐貳官監督附近居民修理,十一月一日使畢,重要道路陷壞積水影響行旅,則不拘時月差本地人修理。元代曾強令拆溫瑞塘路河岸石塊築城,塘路損壞。
明、清的古驛道都以北京為中心。明嘉靖元年(1522年)曾修溫瑞南塘橋樑47座。明萬曆間(1573—1619年),推官王允麟署樂清縣掾,開新路自琯頭經烏牛,越勝美尖北長界嶺、羅溪抵港頭,過江至府城。
清代稱驛道為官馬大路和官馬支路。浙江境內有5條官馬支路,其中從寧波至溫州、從蘭溪至溫州均與原徑相同。初時溫州官路由衢州、龍游、越侵雲嶺至遂昌松陽下甌江經麗水至溫州。清順治八年(1651年)閩浙總督駐衢州,將溫州官路改走遂昌,不久又改原道。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瑞安邑人洪守一捐資並發起修築瑞安東門至帆游堤塘40餘里、橋樑50餘座。
行善者紛紛在古道上建路亭
溫州的古道,驛道開通後,行善事者紛紛建造路亭,瑞安寺前的下馬亭、伏虎亭、浮舟亭都建於宋紹興至鹹淳年間。明、清代建亭更盛,尤以清乾隆、道光年間為多。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建路亭列為民間交通設施項目,民建公助造路亭。1990年底,全市尚有路亭、路廊2000餘座。
路亭、路廊大多建在山道嶺背、或渡頭橋邊、或縣鄉鎮界,供行人憩息。清鹹豐十年(1860)在樂清清江建有清江渡頭亭。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在瑞安飛雲江渡北岸新建“待渡亭”,亭聯寫道:“少住為佳,看南浦飛雲,西山雨卷”;“請君快渡,趁一帆風正,兩岸潮平”。1922年文成縣南田鄉華蓋山和天耳山之間建有“辭嶺亭”,以志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棣篡位,劉基次子劉玉被逮入京時,與家鄉親友辭別於此。1940年在瑞安和今甌海交界處的帆游堤塘上建有“永瑞亭”,楹聯寫道:“談談笑笑聽聽口音,坐坐行行歇歇腳力”。平陽與瑞安水陸交通要津的平陽宋橋鄉方安橋頭建有著名的“普濟亭”,日間行人避風雨,夜間供行旅投宿。1979年5月,由福鼎、泰順、平陽三縣人民政府撥款,在分水關南三岔口聯建“友誼亭”,以志三縣人民和睦相處。
古代路亭多為石、木結構,民國時期大多為磚木結構,新中國重建和新建的路亭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溫州的民間路亭造型獨特,優雅別致,是獨具一格的民間建築文物。

推薦行程

Copyright 2014 中國古道網 著作權所有 備案號:滬ICP備14028401號-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