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早茶概述
溫州茶葉的種植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唐·陸羽《茶經》引《永嘉圖經》云:“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即為隋朝時雁盪山產茶記載。改革開放以來,溫州充分利用氣候溫暖和特早生茶樹良種兩大資源優勢,使溫州成為區域性的早茶產區,每年二月中下旬即可開採上市,是名副其實的“明前茶”。
溫州早茶產業以綠茶為主,還有紅茶、青茶、黃茶、白茶和黑茶,六大茶類齊全。其中溫州黃湯屬於六大茶類黃茶類中的黃小茶,是中國四大傳統黃茶之一。原產於浙江平陽、泰順、瑞安等地,其生產歷史悠久,在清代被列為貢品。
種植生長環境
溫州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全境介於北緯27°03’~28°36′,東經119°37′~121°18′之間, 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溫州早茶起源
唐初,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引《永嘉圖經》曰“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唐書·食貨志》亦載“浙產茶10州,55縣,有永嘉、安固、橫陽、樂城四縣名”。
宋代,溫州已成為浙江主要的茶葉產地之一。宋徽宗在《大觀茶論》提到“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那時溫州已在平陽縣設立茶場和專管茶葉的機構。
品質特徵
溫州早茶(捲曲形)品質特徵:外形緊細、翠綠顯毫。
溫州早茶(扁形)品質特徵:外形扁平光直、嫩綠鮮潤。
儲存方法
根據葉茶葉吸濕及吸味性強的特性和造成茶葉陳化變質的原因,茶葉的儲藏保管以乾燥(含水量在6%以下,最好是3%-4%)、冷藏(最好是零攝氏度)、無氧(抽成真空或充氮)和避光保存為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