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莊村[山東省萊蕪市大王莊鎮下轄村]

溫家莊村[山東省萊蕪市大王莊鎮下轄村]

溫家莊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位於萊蕪市西北部,距萊城30公里,北依香山群峰,東鄰北楊家莊,南與止鳳村接壤,西靠陡崖、卞莊,392戶,1281口人,耕地面積1260畝,宜林山場約600畝。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溫家莊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位於萊蕪市西北部,距萊城30公里,北依香山群峰,東鄰北楊家莊,南與止鳳村接壤,西靠陡崖、卞莊,392戶,1281口人,耕地面積1260畝,宜林山場約600畝。

歷史沿革

據村碑記載:明朝初年,溫姓自山西遷此,牛姓早居,以姓名村牛家莊。後溫姓人丁興旺,牛姓失傳,改稱溫家莊。全村現有張、楊、溫、於、蘇、李、鄭、吳、周、寧、亓、盧、曲、魏、劉15姓。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溫家莊屬於王許保;民國初溫家莊屬9區;1940年,歸萊蕪縣香山區管轄;1945年屬香山區止鳳鄉;1951年香山區改為13區,1955年10月屬香山區止鳳鄉;1956年11月為香山區溫家莊鄉;1958年3月撤區並鄉,溫家莊屬大王莊鄉管轄;1958年屬大王莊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溫家莊屬大王莊鎮所轄至今。
溫家莊歷史悠久,村北山中陡峭的“拔母崖”令人目眩。傳說明末草頭王李本被官軍圍困後,在吊鼓山以“懸羊吊鼓”之計,“金蟬脫殼”逃至此山崖下,老母無力上崖,李本用繩索將老母從山下拔上崖頂逃脫,故此處名“拔母崖”。崖下有一泉,水自石隙中流出,旱不枯,澇不溢,因李本在此飲過馬,後人叫“飲馬泉”。北部石樑上有一鍋形的“鍋灣”,有山石排列如凳的“歇息台”,是李本率將士吃飯和休息的地方。
溫家莊村東的“豐山”(又名雙峰山),山高約400米,山上柏林茂密,山頂有清鹹豐11年(公元1861年)為躲避土匪修築的“豐山寨”,現僅存遺址。
“綠化此豐山,今朝更好看”。荒坡實行承包後,大力發展林果業,現在是“山頂松樹戴帽,山下果樹纏腰,花椒山楂累累。承包戶每年增收3000-5000兀左右。村西,香山河由西轉折南去,過去,常有水災。自1995年以來,疏通下遊河道,建成1200多米長的防洪石壩,從此再無水患之憂。
古樸的民風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至今人們仍津津樂道,久傳不衰。溫永昌主持栽種的“羅柏嶺”柏林,總面積60000平方米,有柏樹近10000餘棵。因柏林中生有“羅漢松”,故名“羅柏嶺”。光緒年間,先賢張楚智歷盡千辛萬苦打水井,後來變賣家產以一筐石砟5吊“制錢”的代價,歷經3年,終於打出了水源豐富的“半仙井”,為村民解決了建村以來無水飲用之苦,成為後人的楷模。另外,顧全大局的楊玉寺,痴心治學的楊懷良,鐵匠藝人張三錘,苦心求學的張曰和,扶弱濟貧的劉老太等,他們的精神和業績世代傳為佳話。
溫家莊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爆發後,省委派地下黨員周美瑤同志以溫家莊的金堂寺為聯絡點,在香山一帶組織和發動抗日武裝,組建香山抗日游擊隊,而後參加了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
1940年8月,為適應抗日形勢的需要,萊蕪縣第一屆參議員大會在溫家莊召開,選舉議員77人,孫啟明為參議長,張川、劉子正為副參議長。選舉縣行政委員會,譚克平為主任。
1944年,萊蕪縣委在溫家莊金堂寺成立了“萊蕪縣金堂寺抗日高小”。其中軍政幹部子弟和周邊村莊的學生60多人。此期間,縣委以溫家莊青年學生為骨幹,組建了“抗日文藝宣傳隊”,對宣傳、教育、發動、組織、武裝民眾共同抗日作出了積極貢獻。
溫家莊是抗日根據地。萊蕪縣委、泰安地委、泰山軍分區等機關均曾在此駐紮。廖容標、起篤生、洪濤、黎玉、高啟雲、趙傑等軍政領導曾在此開展抗日工作。各種訓練班、輔導隊、慶功會、表彰會等常在此召開。溫家莊村民總是騰出房子,抱出被子,端出煎餅,熱情招待,結下了難忘的軍民魚水情。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30多名男女參軍,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互爭上戰場的動人事跡層出不窮。開明人士吳鳳亮積極支持其子吳學經、吳學儒,其孫吳增森先後參加抗日救國隊伍,萊蕪縣委曾在他家門口掛上“革命三英”的大光榮牌。抗日英雄曲凱慶任萊蕪縣獨立營營長期間,率領游擊隊員打據點、端碉堡、炸橋樑、割電線,使敵人聞風喪膽。曾任淄博市委副書記的楊得貴,當年赤著膀子上戰場,常常出奇兵殺人敵人“心臟”,日寇曾懸賞10000斤小麥買楊得貴的頭顱。解放後任《浙江日報》總編輯的吳學儒,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積極開展抗日活動。一天,他正與李元榮研究工作,突被敵人包圍,部分敵人衝進院裡唏里哇啦地找人。情急之下,吳學儒等人一個箭步從屋裡跳出來,手舉手槍,大喝一聲“不怕死的向前來!”敵人一窩蜂似地亂跑,二人乘機越牆,三拐八折進了地下堡壘戶吳學程、吳學理兩家房屋中間的夾道里,敵人折騰半天沒找到人,夾著尾巴回碉堡去了。1944年的一天,溫家莊民兵配合香山抗日武裝,端掉了這個罪惡的碉堡。
在歲月崢嶸的戰爭年代,溫家莊村組織擔架30多付,小車15輛,80多人參加支前,跟隨部隊轉戰南北,參加了淮海等上百次戰鬥,冒著槍林彈雨運糧草、送彈藥、救傷員,多次受到部隊首長的嘉許。鄭金桂作為萊蕪老區人民的優秀代表,被部隊授予“淮海戰役紀念”勳章一枚。他從萊蕪挑到淮海的一條扁擔、一副托子和一個瓢頭子,作為革命文物,現已陳列在徐州“淮海戰役勝利紀念館”內。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溫家莊有9名烈士血灑大江南北和朝鮮戰場。
溫家莊歷來重視教育。遠在清鹹豐年間村里就有私塾一處。民國期間,全村有6名高等國小畢業生。1942年辦了村國小。學校的教員以教師身份作掩護,秘密從事地下抗日活動。1951年至1958年,溫家莊從師範、中學、高小畢業的就有80多人。改革開放後,溫家莊教育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況。1993年建起了一座教學設施比較齊全、占地20多畝的國小,每年有近300名學生在校就讀。自恢復高考以來,溫家莊就有21名學生考入大中專學校,其中研究生1名。
溫家莊是萊蕪有名的缺水村。1955年,萊蕪縣委、泰安地委派專家進行勘察設計,建成了泰安地區第一座水庫——金堂寺水庫,水庫容量20.7萬立方米,可灌溉土地300多畝。1964年又建成黃葉嶺水庫,水庫容量13歷立方。1950年後,溫家莊水利建設以蓄地上水為主,1980年轉向地下水的開發。1982年,由萊蕪打井隊勘察施工的村南150米深的“羅柏嶺一號井”出水;以後,相繼打出深井7口;1999年建起水塔一座,溫家莊大多數家庭吃上了自來水。
在水利建設中,1980年,村民張建祥投資建成一座蓄水10萬立方米的“金水溏”水庫;2002年,村民溫秀振投資20000元,在村南打出了“羅柏嶺三號井”。自此,溫家莊的東、西、南、北、中“梅花點”式的8眼深水井、水庫、小型截流及大口井,構成了地上水、地下水得以綜合利用的灌溉網路,使大部分土地變成了水澆田。糧食由建國初期畝產500多斤增加到現在的1500多斤。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富民政策激發了村民的致富熱情。
首先進行種植結構的調整。廣種經濟價值高的作物,使村裡的經濟收入成倍增長。如今,全村有600多畝地種姜養蒜,很多農戶發了姜、蒜財。一時間富了的村民“蓋樓房、娶新娘、買上汽車闖瀋陽”成了時尚,做起了大買賣。
為開拓致富門路,促進山區物資交流,1988年設立了溫家莊集市,定於農曆每月四日、九日為集。集市的設立為繁榮溫家莊和周邊村鎮經濟插上了翅膀。如今全村現有五金百貨門市部、饃饃房、豆腐房、食品加工、運輸專業戶、小賣店等20餘家,家家生意紅紅火火,財源滾滾而來。
如今的溫家莊人富裕了,山溝溝變成了小城鎮。1991年,溫家莊村實施了村莊規劃建設,建成了具有兩縱(財源街、豐山街)、兩橫(香山路、陽光路)的新格局,並硬化了主街道。街道兩旁濃綠的風景樹,掩映著排排嶄新的瓦房。路燈整齊劃一,成為展示鮮明時代特徵的新村落。全村已成為電話村,摩托、冰櫃、彩電、農用車、液化汽爐已進入農家。有的已有汽車,在城裡買了高檔樓房。全村人已大模大樣地過上了城裡人的現代生活。
溫家莊人在新形勢下,將精誠團結,與時俱進,為把溫家莊建成更加富裕、文明的經濟強村而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