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彩卉香工筆花鳥畫法

9787807386360 9787807386360 B004CCQX76內容簡介《溢彩卉香工筆花鳥畫法》所輯作品可以說是集清新、明麗、典雅、秀潤於一體。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天津楊柳青畫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工筆畫解析
平裝: 30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8
ISBN: 9787807386360
條形碼: 9787807386360
產品尺寸及重量: 37.2 x 25.6 x 0.4 cm ; 259 g
ASIN: B004CCQX76

內容簡介

《溢彩卉香工筆花鳥畫法》所輯作品可以說是集清新、明麗、典雅、秀潤於一體。在色彩上濃而不滯、淡而不薄、艷而不俗;在筆墨上精到勁健,細而不弱,一絲不苟;在章法構圖方面,主從聚散疏朗自然,有著鮮明個人特點和時代風貌。

編輯推薦

《溢彩卉香工筆花鳥畫法》:中國工筆畫解析

序言

大自然中最漂亮的是花卉,最美麗的是靈禽。自遠古時期,人類就嘗試用藝術的形式描繪那些充滿無限生機與活力的花鳥。這些藝術化了的花鳥,以其優美的品性和生動的形象,給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欣賞價值。
初唐時《後畫錄》稱尉遲乙僧、康薩陀善西洋透視畫法,恪守著務求寫實,務求形色俱麗的工細的風格。而邊鸞所畫花鳥,正如《唐朝名畫錄》載:“下筆輕利,用色鮮明,窮羽毛之變態,奪花卉之芳妍”,並如《宣和畫譜》言:“精於設色,無斧鑿痕”。從零星的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推想出其工筆花鳥畫技法就是:先用輕淡的墨線勾出物象的寫實輪廓,然後填以鮮艷而真實的色彩。這就是所謂的“用,色鮮明”、“精於設色”,、這也是如今工筆重彩畫的基本畫格,所以後人奉他為工筆花鳥畫之始祖。
黃筌創造了勾勒彩暈畫法,設色精麗,用筆工整,以淡色渲染,幾不見墨跡,已能十分真實地描繪出物象;徐熙則創造了疊色漬染法,落墨較重,薄施丹粉,用筆清秀,意趣生動。又因兩人取材各有側重:黃氏多畫珍禽瑞鳥、奇花異草;徐氏多畫汀花野竹,水鳥淵魚,所以畫史上又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後黃筌之子再創勾勒填彩法,先以極細的墨線勾出輪廓,然後填以濃艷重彩,往往重彩將墨線蓋住,至少使墨線不甚顯露,精工艷麗,於是成為後世院體畫的標準;徐崇嗣在其祖“落墨花”的基礎上,再創用顏色直接疊色漬染的“沒骨法”,也就是不勾線直接用顏色畫出物體形狀。兩大畫派的形成、成熟、發展和完善,迎來了工筆花鳥畫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而趙昌作畫,大概是先以極輕細的筆線摹定出寫生的圖本,然後敷彩,一遍染成。這種畫法雖接近沒骨法,但與徐崇嗣的“沒骨法”已是截然不同。
本書所輯作品可以說是集清新、明麗、典雅、秀潤於一體。在色彩上濃而不滯、淡而不薄、艷而不俗;在筆墨上精到勁健,細而不弱,一絲不苟;在章法構圖方面,主從聚散疏朗自然,有著鮮明個人特點和時代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