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溜索原理
碗口粗竹纜系兩岸石柱上,渡者以皮帶或繩索系腰間,繩上掛以木製滑輪,俗稱“溜殼子”,借傾斜之勢滑越渡河。河上也可設兩根溜索,一高一低,過河時由高處滑向低處。
主要用途
溜索又稱“滑索”,“速滑”、“速降”、“空中飛人”等,最早用於高山自救和軍事突擊行動,後演化為遊樂項目,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刺激性和娛樂性的現代化體育遊樂項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峽谷,藉助高差從高處以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使遊客在有驚無險的快樂中感受刺激和滿足。現在它已分化成崖降、樓降、橋降、溪降等類別,拋開場地原因,其技術上並無多少本質差別。遊客身穿保險衣與架子鋼索的滑輪連線,藉助景點(區)的自然落差,由鋼索、滑輪保險繩索與人體連線,從高處發射台順勢而下,以較高速度完成滑翔。速降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峽谷等。
懸崖速降者在教練的指導與保護下,利用繩索由岩壁頂端下降,感受一步一步走向懸崖、走向生命“邊緣”的一剎那,感受高空墜落前的瞬間!隊員自己掌握下降的速度、落點,以到達地面。速降並不需要嚴格的專業技巧,但只要開始下降就無法退縮,必須克服恐懼與障礙堅持到底。從自我激勵、自我控制到超越自我,最終走向成功。
製作方法

換溜時,兩岸各選一個力氣大的人,先用釣魚線的一端拴一石子兩岸對丟,待兩個石子在江心鉤邊在一起時,便慢慢拉過對岸。而後把魚線換成較粗的麻繩,這時再將溜索一端固定於一岸的溜樁或大樹上,另一端則系在粗麻繩上拉過對岸,固定於彼岸的樹上或溜樁上,並用木棍逐段絞緊,換溜就完成了。
主要類別
溜索分平溜、陡溜兩種。
1、平溜
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沒有傾斜度,來往都可以溜渡,開始用腳一蹬的慣力滑行,滑至江心時會停止,就要手足並用攀至對岸,平溜費時、耗力。
2、陡溜
陡溜有一來一往的兩根溜索,傾斜度大約25度,靠著這一頭高、另一頭低的傾斜度,倏地一溜而過,互不影響。溜索有竹索、藤索、鋼絲索。竹、藤索是用十多片竹、藤精心編扭而成,十分結實,兩端各系在粗壯的樹幹上或突兀的岩石上,用挖成半圓凹槽的櫟木作滑板,往溜索上一卡,再把長長的麻織的繩子一折為二,一端牢牢地把溜梆固定在溜繩之上,再用餘下的繩子兜住大腿;另一股勒住腰桿,打牢扣結,雙手緊抱溜梆,頭一偏,腳使勁一蹬樹幹或岩石,腿一曲,頓時臨空,朝對岸飛去;鋼絲索配有先進的滑輪。
注意事項
1、選擇溜索橫跨怒江兩岸的溜索很多,應選擇傾斜度適當的鋼索,使大部分人能剛好滑到對岸(至少離岸不遠),最好是雙向的陡溜,便於來回。我們選擇的是福貢縣鹿馬登鄉境內的一處溜點,離縣城約二十公里,傾斜度適中,“碼頭”(著地點)寬敞、平穩、安全係數高,很適合初到者親身一試。當然,其他溜索因位置、高矮、長短、傾斜度的不同,也各有千秋,有興趣的話都可以去體驗。
2、溜索工具
溜索需要借用滑輪、繩索等工具。目前怒江沿岸並沒有專門的溜索服務公司,一般都是省內一些戶外運動俱樂部、旅行社自備滑輪、安全帶等專業設備,帶隊到怒江邊開展活動。沒有裝備的自助旅行者,可在溜索點附近向當地人借用,請他們帶你一起溜,或乾脆自己過溜,一個來回可付10~20元的小費。
3、注意事項
溜索有一定的危險性,最好有專業人士帶隊現場指導或請當地人協助。
①、出發前繫緊鞋帶、皮帶,不要穿開衫,女性不應穿裙子,長髮結辮盤起;不要攜帶無關物品(一定要帶的物品要放在合適位置,防止掉落);滑輪、安全帶、手套等檢查妥當。
②、飛速溜行中身子應朝後仰,避開鋼索,否則容易摩擦受傷。
③、快到終點時若衝擊力仍然很強應注意及時“剎車”。
④、體重較輕者可兩人一起過溜,便於增加慣性,順利滑到終點。
運動技巧

被外國人稱為“東方大峽谷”的怒江大峽谷,山川險峻、峰巒疊嶂、谷深壑長、岩壁陡削,江河縱橫、水流湍急、落差極大,難以行舟擺渡,自古以來居住在怒江大峽谷中的僳僳族、怒族、獨龍族和漢族,依靠溜索來往和運送物資,成為當地獨特的“橋”。
娛樂項目
現代溜索已演化為遊樂項目,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刺激性和娛樂性的現代化體育遊樂項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峽谷,藉助高差從高處以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
婺源篁嶺景區發展建設以保持村落原真性為基礎,利用獨立的山嶺與千畝梯田的環境背景,結合婺源鄉村旅遊的外部環境,揉進豐富體驗活動,創造生態農業景觀氛圍,打造以民俗文化為主題、農業觀光為特色、休閒度假為支撐的綜合性景區。
景區引進運動娛樂項目—溜索,橫跨兩山之間,藉助兩山高差從高處像下滑行,使遊客在有驚無險的快樂中感受刺激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