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轄何家小營、汪家寺 、何家村等7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49 戶,有鄉村人口3780 人,其中農業人口3696 人,勞動力197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95 人。
全村耕地面積1941 畝,人均耕地0.53 畝,林地2015 畝。主要種植 梨.櫻桃.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0畝,其中養殖面積139畝;草地617畝;荒山荒地1176畝,其他面積3289畝。有砂、石料等資源。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571.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97 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和勞務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41 畝(其中:田1528 畝,地 413 畝),人均耕地 0.53 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玉米等農作物;擁有林地 201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1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6 畝,主要種植 梨.櫻桃.核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0畝,其中養殖面積139畝;草地617畝;荒山荒地1176畝,其他面積3289畝。有砂,石料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等五通工程,有路燈。全村有949戶通自來水。有949戶通電,有 9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913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 100%和 9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3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81戶(分別占總數的67.1%和61.2%)。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113 輛,拖拉機 16 輛,機車 258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528 畝,有效灌溉率為78.7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528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41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13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8 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01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10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544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5571.6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526.9 萬元,占總收入的9.5%;畜牧業收入 1236.6 萬元,占總收入的22.2%(其中,年內出欄雞11240隻);漁業收入 83.61 萬元,占總收入的 1.5 %;第二、三產業收入 3709.64 萬元,占總收入的66.6%;工資性收入 280.51 萬元,占總收入的 5%,其他收入14.85萬元,占總收入的0.3%。農民人均純收入 4197 元,農民收入以農業和勞務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236.3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07 人(占勞動力的25.7%),在省內務工 492 人,到省外務工 15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石場,建築建材業。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88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5.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苗木,櫻桃種植業為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苗木產業。擁有企業 13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267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7 人,在校學生383人,距離珠街鄉第一中學1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66 人,其中小學生383 人,中學生183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設施差,村容村貌差,全村有70%以上的農田靠抽水或雨水灌溉。
2、土地利用不合理,未調整好建設用地和生產用地。
3、少數幹部,民眾思想落後,素質偏低。堡壘作用,先鋒作用,能人作用發揮的不夠好。
4、村組集體經濟薄弱,村委會負債上百萬。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以“穩定一產業,發展二產業,推進三產業,穩糧,促養,興工,造果,盤地,人人有事做,戶戶有項目”為經濟發展思路
2、以發展苗木產業,免燒磚及建築建材為重點產業。
3、推廣優質水稻種植。
4、大力發展養殖業,推廣優質魚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