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湖湘詩派”是晚清詩歌派別之一,也成為“漢魏六朝詩派”。
道光、鹹豐之際,湘人王闓運獨樹一幟,其論詩首尊“八代”,明言復古,其詩作亦刻意模仿。鄧輔綸、高心夔為該派的兩位主要作者,史稱這一詩派為漢魏六朝詩派。因其首倡者王闓運是湖南湘潭人,故此派亦稱湖湘詩派。當時此派詩名甚盛,但後之論者一致指認其“墨守古法”,甚至譏其為“假古董”,故在鄧、高二位謝世之後,此派即告衰微。
歷史背景
在戊戌變法前後,梁啓超提出了“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的明確主張。
戊戌變法前,梁啓超和譚嗣同、夏曾佑曾試作“新詩”,反映了改良派對新思想、新知識即“新學”的要求。戊戌變法失敗後(1898),梁啓超便提出:“以舊風格含新意境”的“詩界革命”(《飲冰室詩話》)主張,推尊黃遵憲從理論到詩作實踐已為“詩界革命”作了榜樣,是推陳出新的“新派詩”。
梁啓超雖不以詩人自命,他自己的詩實際也是“新派詩”。他的“文界革命”主張,是適應資產階級“開通民智”、改革語文的維新思潮而提出來的。
當時已有人認為文言是“禍亡中國”之一端,“白話為維新之本”,主張“崇白話而廢文言”,“報章宜改用淺說”。同時長江下游各省白話小報紛紛出現。他的散文寫作也實踐自己的主張,打破一切傳統古文的格局,開創了“新文體”。同樣的出於改良的目的,他更提倡“小說界革命”(《論小說與群治的關係》),強調小說對改良社會的作用,而特別重視“政治小說”,宣傳政治主張、政治理想,直接為改良運動服務。
他更試作政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雖未完篇,但有現實意義。與此同時,梁啓超和其他改良派作家也曾利用“雜劇”、“傳奇”的傳統戲曲形式,反映現實政治內容,雖不成功,但也表現著他們對戲曲改良的嘗試和努力。
翻譯文學的興起,也是改良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嚴復、林紓是這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他們分別以各自熟練的古文翻譯西方社會科學和文學作品,對傳播新思想、新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和廣泛的影響。
改良運動對封建文化的衝擊力量是不足的。傳統詩文繼續發展。“宋詩運動”的發展,出現了頗有影響的“同光體”;同時出現了擬古的漢魏六朝詩派和晚唐詩派等。常州詞派則朝詞學的整理和研究方面發展。“桐城派”古文也出現了黎庶昌等新的作家,並對嚴復、林紓等翻譯文有明顯影響。
代表人物
代以漢魏六朝詩為標榜的擬古詩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為王闓運、鄧輔綸。
王闓運
王闓運論詩注重“家數”,提倡“摹擬”(《湘綺樓論文》),而平生專精緻力之處,則在追摹漢魏六朝。
近代陳衍說:“湘綺五言古沉酣於漢魏六朝者至深,雜之古人集中直莫能辨”,“蓋其墨守古法,不隨時代風氣為轉移,雖明之前後七子無以過之也”(《近代詩鈔》)。
鄧輔綸
鄧輔綸(1828~1893),字彌之。湖南武岡人。鹹豐元年(1851)副貢生,官浙江候補道。
著有《白香亭詩》。他早年即與王闓運結識,相互唱和。陳衍說:“彌之詩全學選體,多擬古之作。湘潭王壬秋以為一時罕有其匹,蓋與之笙磬同音也,但微覺千篇一律耳。”他的和陶詩,頗能得陶詩韻調。
其他
這一派詩人還有陳銳、程頌萬、高心夔等。陳銳字伯弢。湖南武陵人。王闓運弟子,初學漢魏選體,中歲以後,則不為所囿,頗能自立。程頌萬,字子大。湖南寧鄉人。詩學古樂府六朝,但下及中晚唐李賀、溫庭筠、李商隱。高心夔,字伯足,又字陶堂。江西湖口人。詩的功力甚深,不下於王闓運、鄧輔綸,五古追蹤陶(淵明)、謝(靈運),七古以學杜(甫)為主,但都不拘執於形貌,而取其神理,故遣詞造語頗多生新創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