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96年6月10日,洪湖市人民政府批建洪湖濕地縣級自然保護區,面積88000公頃。
2000年12月1日晉升為省級,核定面積為37088公頃。
2003年洪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啟動了“洪湖濕地保護與恢復示範工程”。
2004年洪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共建“洪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重建江湖聯繫項目”。
2006年11月,在第十一屆世界生命湖泊大會上,洪湖被授予“最佳湖泊保護實踐獎”。洪湖濕地為“魚米之鄉”、“長江流域的一顆明珠”、“中南之腎”、“世界瀕危物種的重要棲息地”。
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批准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處。洪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升級為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其地理位置是東經11312'-11326',北緯2940'—2958',中心位置座標:東徑113°19´,北緯29°50´。
地質地貌
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四湖地區屬中國東部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的江漢沉降區,是由燕山運動開始形成的內陸斷陷盆地,其構造格局受西北、西北西和東北北向構造線所控制。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燕山運動以後形成的兩組基岩斷裂將區內切成許多塊斷體;前第四紀受地質外營力的作用形成一個巨大深厚的山麓相洪積、河湖相沉積;全新世以來形成了若干個河流窪地,其中之一就是長江和東荊河之間的河間窪地。在窪地中,兩側為河流沉積物,天然堤或人工堤堆積,中間窪地處潛水不暢,雍塞成洪湖。
地貌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沖積、湖積平原,但由於基本上是一系列河間窪地組成,因而微地貌形態分異比較明顯,既有沿江高亢平原也有河間低濕平原。河間低濕平原是洪湖自然保護區主要的地貌類型,其內部又為湖泊和湖垸所構成,湖泊所占的面積是保護區總面積的82%。
湖底海拔22.5m,一般地面海拔24~28m。
氣候特徵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15.9℃~16.6℃,7月均溫28.9℃,1月均溫3.8℃;≥10℃年積溫為5100℃~5300℃,無霜期250天以上;年均降水量1000~1300mm,年均蒸發量1354mm。
土壤特徵
土壤類型主要有水稻土河潮土,在湖洲灘地上有少面積的草甸土分布。
區域面積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周以洪湖圍堤為界,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面積37088公頃(其中洪湖市境內的洪湖大湖水面30647公頃,湖周灘地、沼澤、魚池、農田、河汊及建設用地等面積6441公頃),核心區5960公頃,緩衝區3566公頃,試驗區27562公頃。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省級湖泊濕地類型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472種21變種1變型種,浮游植物280種,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在維管束植物中,有水生植物158種5變種。
(1)浮游植物:洪湖浮游植物,隸屬7門、77屬、280種(包括變種、變型種),按種類多少依次有:綠藻門(Chlorophyta)32屬133種;硅藻門 (Bacillariophyta)20屬97種;藍藻門(Cyanophyta)13屬、26種;還有裸藻門(Euglenophyta)、金藻門(Chrysophyta)、甲藻門(Pyrrophyta)、隱藻門(Cryptophyta)等。洪湖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條件引起藻類群落結構發生相應季節變化明顯,全年出現兩個高峰季節。
(2)水生高等植物:洪湖水面開闊,水淺,氣候適宜,日照時間長,底泥營養物質豐富,促進了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長。1992年以來,通過對洪湖及其近岸小水體中的水生植物進行了調查鑑定,洪湖水生高等植物計有158種5變種,共163個分類群,隸屬於44科、91屬。其中蕨類植物5科、5屬、5種,裸子植物2科、2屬、4種,雙子葉植物25科、44屬、68種1變種,單子葉植物12科、40屬、81種4變種。在這163個分類群中,濕生植物有89種2變種,挺水植物有22種5變種,浮葉根生植物有12種,漂浮植物有13種,沉水植物有20種,它們分別占洪湖水生植物區系的55.83%、16.56%、7.36%,7.98%和 12.27%。
動物資源
洪湖水生動物資源多樣,區內有浮遊動物379種。其中原生動物198種,輪蟲103種,甲殼和枝角類、橈足類動物78種,底棲動物98種。還有兩棲類、爬行類、獸類共31種。
洪湖有魚類57種,其區系組織是沖積平原常見科屬,在種群數量上以鋰科居多,胭脂魚和鰻鱺是國家重點保護魚類。
良好的濕地環境和豐富的濕地資源,使洪湖歷來成為濕地水鳥重要的棲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據1996至2004 年的調查結果表明:洪湖濕地現有鳥類138種,每年僅來洪湖越冬水鳥就達數十萬隻。
保護對象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自然生態系統類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淡水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水禽。
植物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有粗梗水蕨、野蓮、野大豆、野菱4種。
動物
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國家一級保護有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白肩雕、大鴇共6種,二級保護有白琵鷺、白額雁、天鵝、鴛鴦、蒼鷹等13種。
保護措施
洪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恢復與可持續利用示範項目於已於2011年11月獲全球環境基金理事會批准,將獲得全球環境基金(GEF)300萬美元贈款。洪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恢復與可持續利用示範項目是全球環境基金第5期贈款項目中的一個項目點,主要內容包括洪湖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恢復與可持續綜合利用示範及推廣套用、區域保護網路建設、科研監測、科學規劃以及總結評價等五個大方面。洪湖保護區管理局在上級財政和林業部門的支持下,從2008年就開始申報,該項目的實施將會大大提高洪湖保護區的能力建設和國際影響力。
生態價值
洪湖是“千湖之省”----湖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第七大淡水湖。在長江中下游的湖泊濕地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為長江中游地區重要濕地生態區域,洪湖是眾多濕地遷徙水禽重要棲息地、越冬地,是濕地生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重要區域,是長江中游華中地區濕地物種“基因庫”。洪湖濕地具有調洪蓄水、物種保護、水源供給、漁業養殖、旅遊航運等多種功能,是長江中游地區天然蓄水庫,是荊楚大地重要的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