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魚紋瓶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 彩陶紋樣 藏甘肅省博物館
魚紋是我國彩陶中最典型的紋樣,它分布於整個黃河中上游地區,前後延續了一千多年,成了仰韶文化的代表性紋飾。仰韶文化又是我國原始社會中最有影響的文化類型,它在黃河中上游地區延續了數千年。
魚紋作為彩陶紋飾的處理,有不少固定的手法與程式,最常見的就是以圖案式的環形排列手法,裝飾在盆的外沿。對於魚的形象處理,早期手法較多,後來趨向於一定的程式: 突出嘴、腮、鰭、尾、眼,省去鱗片,並以圖案式手法來處理形象。
這件作品雖然在造型上沿襲了這類手法,但在每一個形象的處理與整個構圖的處理上特別精妙: 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三條游魚擺動著身體,使得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去,都有不同的層次和變幻的空間,那粗率的筆畫,灑脫流暢。眼睛處理成會轉動的樣子,魚鰭與魚尾的擺動誇張到了圖案式的地步,仿佛魚兒正在遊動或跳躍。
五千多年前原始人創作的這幅精美作品,真使人感到驚訝。它不是寫實性的細緻描繪,而是一種情趣表達與裝飾的巧妙結合。這正是中華民族原始藝術的特徵之一。
至於說到魚紋的含義,眾說紛紜。有認為是圖騰藝術的殘跡,有認為是某些觀念的表達,還有人認為是一定條件下的崇拜產物。但在這件作品中,魚的形象更多是作為一種生動的實體來描繪和安排,因此,它們更具有藝術價值,以至使我們至今都感到親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