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隔震

減隔震

減隔震技術:即建築隔震技術和建築減震(結構消能減震)技術的簡稱。

套用領域

建築隔震:即在房屋基礎、底部或下部結構與上部結構之間設定由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組成具有整體復位功能的隔震層,以延長整個結構體系的自振周期,減小輸入上部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達到預期防震要求。

建築減震(結構消能減震技術)是在結構物某些部位(如支撐、剪力牆、連線縫或連線件)設定耗能裝置,通過該裝置產生摩擦,彎曲(或剪下、扭轉)、彈塑性(或黏彈性)滯回變形來耗散或吸收地震輸入結構的能量,以減小主體結構的地震反應,從而避免結構產生破壞或倒塌,達到減震控制的目的。

在我國,雲南省是地震頻發的省份 ,也是建築減隔震技術運用最為廣泛的省份。

原理

世界隔震技術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隔震技術的發現,周福霖結緣抗震減震研究,始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場調查受到的啟發。唐山大地震後第3天,他在被毀廢墟中發現有兩棟4層磚樓屹立未倒、僅沿地面滑動約0.4米,因為牆體下面一層柔軟的防水油毛氈讓大樓逃過一劫。“如果只給建築做硬抗地震不行,可以讓房屋變‘柔軟’,地震的時候讓房屋柔性的滑動。”周福霖從滑動的房屋中找到靈感。隨後出國留學的他,在1982年與導師一起做了一個隔震房屋地震震動台模擬試驗——把安裝隔震層的四層樓房屋模型放在震動台上,發現不隔震的房屋遇強震就被破壞,隔震的房屋卻能承受9級或更強的地震。

周福霖帶著隔震減震新技術回國,1993年,在廣東汕頭市建成我國第一棟橡膠支座的8層隔震住宅,這也是當年世界最高的隔震住宅樓。在次年台灣海峽6.4級地震影響中,隔震樓在橡膠隔震層上緩慢搖擺,房屋結構在地震中保持彈性,沒有任何損壞,只是輕微擺動。聯合國工發組織為此在汕頭召開國際會議,向世界各國推廣了這種技術,稱之為“世界隔震技術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

代表建築

減隔震之最

國內最大隔震建築——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的地下是快捷的軌道交通。飛速駛過的列車,會對航站樓造成影響。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採用先進的組合隔震技術,設定1232個橡膠隔震支座和彈性滑板支座,大幅度提高航站樓結構的抗震性能。

新技術將有效降低底部軌道震動對上部結構的影響,解決超大超長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技術難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