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姚燮懺綺圖》軸
【作者】費丹旭
【年代】清代
【類別】書畫
【材質】紙本,設色。
【規格】縱31厘米,橫128.6厘米。
【收藏機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畫作介紹
清代畫家費丹旭《姚燮懺綺圖》軸,此圖是描繪姚燮與家中諸侍姬真實的生活情景。畫中姚燮端坐於蒲團之上,怡然微笑似有所悟,身邊諸姬環繞,或解書囊,或鋪帛紙,或輕聲對語,或倚樹觀望,或正結伴趕來,神形各異,儀態萬千。加之空中明月高懸,夜色如水,桃林煙彌霧漫,竹林枝葉蕭蕭,構成一幅清逸出塵的畫面。作者對姚燮面部細加渲染,有肖像寫實效果,而其他人物則是以作者一貫的纖弱美女的形象寫出,設色清淡,面目雷同,只在衣著髮飾之上有所變化。
畫面右上方題款:“懺綺圖,己亥秋日為伯仁兄屬寫。小樓丹旭。”作品鈐“子苕”朱文印。此圖是對清代士大夫生活情形的真實描繪。一個明月高照的晚上,夜色如水,桃林間煙霧瀰漫,竹林中枝葉蕭蕭,展現出一種清幽的世外桃源景象。畫面被樹木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的山坡上,畫面主角姚燮端端正正地坐在蒲團上,面帶微笑,似在感悟人生。他身邊有八位楚楚動人的美女侍從。她們有的托劍款款走來,有的持紙以備姚燮書寫,有的正專心地解書囊,有的斜倚樹木,有的輕聲交談,姿態各異,惟妙惟肖。畫面右邊,四位美人手持琴、簫,踏著祥和的月光走來。
作品賞析
該作品在描繪姚燮的面部時,費丹旭先用淡墨勾勒輪廓,然後再按照臉部結構用赭石多次分染,塑造出一定的凹凸效果,頗具寫實性。費丹旭此法顯然是受了西洋畫法的影響。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西方天主教傳教士郎世寧來到中國,成為宮廷畫師,並把歐洲繪畫的明暗法傳到中國。這一新技法的傳入,使清代宮廷繪畫大都帶有中西結合的特點。清代人物畫的中西結合需要畫家在遵循中國審美習慣的基礎上,對西方的明暗畫法進行適當調整。歐洲的肖像畫家喜歡將人物置於側光的環境中進行描繪。這種側光照得人物的臉半明半暗,有一種“陰陽臉”的感覺,這是當時中國人所不能接受的。於是,當時的中國畫家就讓所繪人物的臉部儘量接受正面光線,只把人物的五官和脖子的墨色略微加重些,使其具有立體感。費丹旭對姚燮面部的明暗處理就很可能採用的是這種畫法。《懺綺圖》中的十二位仕女瘦小、纖弱,展現了費丹旭仕女畫的典型風貌。畫家用細勁的線條和清淡的色彩,表現出這些仕女小家碧玉般的韻味,體現了畫家的審美趣味。
畫家介紹
費丹旭(1801―1850),字子苕,號曉樓、環溪生,晚號偶翁,浙江烏程(今吳興)人,清代畫家。賣畫於江、浙兩省,寓杭州最久。擅仕女,筆法秀潤,設色素淡,用筆飄逸,形象清秀,但風格柔弱。多畫群像,以線描為骨幹,融墨於色,自創新路,很善於表現對象的內心世界。偶而亦作花卉、山水。又善書法,能詩詞。傳世作品有:《紈扇倚秋圖軸》,藏於上海博物館;《十二金釵圖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依舊草堂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