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與古史甄微

清華簡與古史甄微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收購一批珍貴的戰國竹書(簡稱清華簡),約2500枚,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其價值可與孔壁中書、汲冢竹書相媲美,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推動了古史的深入研究。該書主要從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經典傳播、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政治格局、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思想世界三個方面對其進行綜合性研究。

目錄

序言

引論
一、 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
二、 李學勤的“釋古”理論
三、 清華簡的形制與內容
四、 清華簡真偽問題辨析
五、 關於清華簡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經典傳播
一、 清華簡《蟋蟀》詩與戰國時代楚地之《詩》學
二、清華簡《書》類文獻探微
三、 清華簡《筮法》與先秦《易》學陰陽思想的融入
四、 清華簡《系年》的體例與性質
五、 清華簡《赤鵠之集湯之屋》文體性質再探
第二章 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政治格局
一、 清華簡《湯處於湯丘》與商湯始居地考辨
二、 清華簡《封許之命》“侯於許”試探
三、清華簡《系年》與周宣王“不藉千畝”問題再探討
四、清華簡《耆夜》與“西伯戡黎”
五、 清華簡與畢公、畢公世系
第三章 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思想世界
一、 清華簡與墨學管窺
二、 清華簡《耆夜》與戰國儒士的“隆周”傾向
三、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與孔荀之間的學術連線
四、 清華簡與戰國時代的黃老之學
五、 清華簡《系年》的史學思想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序言

李學勤

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是大家熟知而且引以自豪的,不過這五千年, 如以秦的併兼六國為界,其後兩千多年史實燦然具備,其上兩千多年,也就是中華文明萌生與育成的進展過程,包括春秋戰國時的“軸心時代”,還有許許多多需要探討的問題。我們談傳承闡揚國家的優秀文化傳統,不能不在這前兩千多年的研究追溯方面多下功夫。不過,年代距今越久,能遺留下來的信息越少,歷史研究苦於缺乏資料是主要的障礙,就連孔子也有“文獻不足”之嘆了。

幸運的是,近年出土文獻大量發現,為探索古代歷史文明提供了前所罕有的契機。在出土文獻中,簡帛是一大宗。其間清華大學於2008年人藏的一批戰國竹簡,通稱清華簡,由於內涵多為經史一類典籍,有明顯的特色,已經廣泛引起國內外有關學術界的注意。

清華簡的書寫年代是戰國中期偏晚,大約公元前300年上下的時間。至於簡內各篇的撰作年代,則各篇多有不同,例如《皇門》、《祭公》明顯為西周時的文獻,而《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等, 很可能出自戰國時人手筆。各篇性質種類也有不同, 例如《說命》、《程寤》等,屬於《尚書》之類,而《系年》乃是史籍,《筮法》則是卜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為我們展示了當時豐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清華簡總數約2500枚, 整理考釋工作正按計畫進行。自2010年開始,整理報告已出版5輯。第6輯也已交稿,將於春節後印行。這批簡的全部出版,估計還要有十年時間。我曾多次說明,整理報告僅僅是為這批簡的深人研究準備基礎和條件。簡文十分豐富,又非常古奧費解,真正全面詳盡的考察,展現這批簡書所蘊含的學術價值,無疑需要相當長的過程。從這一點來說,清華簡的研究不僅需要老一代學者,更需要中青年學者的積極參與。劉光勝、劉成群兩位博士都出身清華,現在投入大量精力,專注於清華簡的研究,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使我感到非常欣幸。

古代簡帛的研究,即簡帛學,已經成為一門相當成熟的學科了。不久前,在首都師範大學召開了一個關於簡帛學理論與實踐的研討會, 與會學者對簡帛學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見,是為這門學科前進的標誌。我個人的體會是,在簡帛研究領域內,必須將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學科的成果融會結合起來,做多視角多層面的切人,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驗。劉光勝博士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整理研究》從真偽考辨、文本校釋、成書時代、史實考證及義理研究等方面著手探討;劉成群博士的《清華簡與古史甄微》由經籍傳統、政治背景、社會狀況及思想世界等問題進行解讀,

都體現出多學科、多角度研讀清華簡的特點。因此,我願在這裡把這兩位博士的專著推薦給大家。

2016年1 月16日

後記

劉成群

我在剛上大學時就翻閱過《郭店楚墓竹簡》一書,當時僅僅是翻翻而已,對其內容並未注意,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那是一個叫“郭店楚”的人墓中出土的東西。讀研究生期間,我偶然又接觸到了上博簡,甚至還嘗試撰寫了一篇比較青澀的論文,用以討論上博簡中的《孔子詩論》。我本科讀的是新聞專業,碩士讀的是唐代文學,這些專業和出土文獻並不相干,但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麼會與郭店簡、上博簡有如此的機緣。現在從事清華簡的研究,追想起來,也似有冥冥中注定的意味。

2007年,已經工作兩年的我報考了清華大學歷史系的博士生。通過筆試後還有面試。面試那天,我報考的導師有事未能前來,面試環節遂由歷史系其他老師替代。我在那一天第一次見到了李學勤先生,他那時候已有74歲了。老人家給我的最初印象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尤其是聲音磁性而又柔和,與之對話,大有惠風和暢之感。以至於讓我放鬆到竟不覺得對面的老人在學術上氣象渾成,蔚為一代宗工。

同宿舍的同學劉光勝樸實厚道,古道熱腸,我們一見如故,結識為互相扶助的好友。光勝是李學勤先生的博士生,受他影響,我一次不落地去聽李先生的講座,進而選修了李先生關於出土文獻與《尚書》對讀的課程。讀博士的前兩年,我的導師遠在上海,指導不便。我就開始嘗試跟隨其他老師聽課問學,其中聽的最多的就是李伯重先生和李學勤先生的課。從李伯重先生那裡,我知道了“加州學派”,知道了計量方法在經濟史中的套用;在李學勤先生那裡,我知道了利簋、天亡簋,知道了“二重證據法”與“釋古”理論的關聯。兩位先生對我歷史觀的形成都給予了深刻的影響。可能因為與光勝同宿舍,又多有探討,因而對李學勤先生的課興趣要更多一些。那個時候,我與光勝一同上課,一同討論某一銅器,而且還一同完成李先生留的作業:在《史記》摘出司馬遷所使用的古文《尚書》史料。現在想起那段回不去的歲月,心中總是頓生美好之意。

2008年,清華簡入駐清華大學,這給李學勤先生“走出疑古時代”的號召提供了新的契機。受大環境影響,我在研究自己本位之餘,也會偶爾出位一下:在清華簡層面發揮一點自己的見解。因為之前選修過李先生的課,對於出土文獻與《尚書》的對讀並不陌生。清華簡的出現,也激發了我在對讀這一層面的興趣。於是開始嘗試寫有關於清華簡文章,甚至產生出寫專著的念頭。此後,孜孜矻矻。數年來錙銖積累,乃至於形成今天這本專著的規模。

清華園的春天是非常美麗的,有很多花,如迎春、山桃、杏花、玉蘭、紫荊、連翹、碧桃、榆葉梅、櫻花、丁香……這些花怒放在校園的大路小徑之旁,燦爛得如同天邊的晚霞。每當東風柔媚的時節,我都非常喜歡徜徉在清華園駘蕩的春光中。也正是在那些時候,我常常看到李學勤先生一個人從容地騎著腳踏車,靜靜地在清華園的花海中穿行。這一情節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以致多年來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光勝畢業後到上海師範大學任教,同宿舍另外一位同學王鵬程畢業後去了西北大學,我畢業後也回了自己的學校。自畢業後,我們又都為世事所累,回清華園竟成為了奢侈的事情。時間長了,在清華經歷過諸多細節竟然會變淡,我仿佛都想不起紫荊園餐廳里有怎樣的飯菜,宿舍樓中的有怎樣的談論,但我想我總不會忘記清華園春天的花海,以及在花海中靜靜穿行的李先生。

李學勤先生的高足很多,我尚不足以忝列其中。我雖在李先生課上受益頗多,卻也不是先生熟識的學生。我雖然在總體方向上認同李先生的理念,但在細節層面又常對李先生的某些結論提出質疑。在這種情況下,李先生還能為我的拙作推薦作序,實是讓我深感榮幸!此外,本書能在學界享有盛譽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又是一大幸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編輯吳長青、張亞莉女士,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北京郵電大學青年科研創新課題也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可以說,是各方面的幫助促成了本書的面世。因此,在這裡,請允許我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衷心地說聲感謝,你們的傾情幫助,在我心中,有如清華園春天一樣的溫暖!

作者簡介

劉成群(1978—),男,河北高陽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北京郵電大學民族教育學院副教授、副院長。著有學術著作《元代徽州理學家群體與新安理學的傳承發展》、《詞說文學史》及散文集《時光的蹤跡》,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在各類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