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觀
主要景觀為清溪三潭,從峰下自上向上望去,三潭碧瑩瑩的溪水一層層排上去,到了峰頂,光滑筆直的巨峰兩相對峙,形成一個狹窄的山口,陡崖之間一股清泉從懸岩峭壁中懸流傾瀉,匯集成潭,飛珠濺玉,煞是壯觀,潭頂玉柱飛瀉,潭間水流清澈,猶如天上的神仙拿了翡翠盆子在排隊接水,三潭層疊,每潭都明瑩見底,山光雲色,盡映其中,潭底的累累小石子,或青或白,似乎能看清石上的紋路,每當太陽照起來,映在潭底 ,像晶瑩剔透的寶石在閃光,美不可言。
徐悲鴻游清碧溪到上潭時,寫下了“乞食妙香國,銷魂清碧溪”10個字。最銷魂處莫過於溪水“青碧璀琛,宛如寶玉之麗。”但若沒有“水疊三潭”的景致,恐怕碧水清溪也不致如此盛名。
夾於蒼山聖應峰和馬龍峰間的清碧溪分為上、中、下潭,其水各自的景致:“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水光鴉碧色,上潭水光鸚綠色。”
景觀特點
從來勝景在險峰,上潭其路之險引無數路人 竟折腰,卻也成為一個銷魂之處;下潭水清如玉,水中鵝卵石粒粒可數;中上潭懸於陡澗峭崖之中,飛瀑依次從岩上躍下,飛花點翠般。其景美,其名符:當地人親切地稱這條四秀灌溉著蒼山與洱海間許多村莊的溪水為“德溪”。
沒青碧溪而下,蒼山聖應峰麓,有紀念國民黨時期雲南省主席和駐大理陸軍旅長劉正富率部修路的功績而建的聖麓公園,園內有五鳳樓,四方兩層閣樓,龍雲銅鑄台水榭,亭台樓閣,是遊人憩息歇腳的好去處。
傳說
清碧溪,也叫“青龍潭”。若從峰下抬頭仰視,潭旁岩石就象兩道凌空而立的大門,險而壯觀。溪水象一匹很長的白綢緞,從岩頭向下飄飛,陽光之下顯得特別奇麗。潭邊峭壁上,有“禹穴”兩個大字,幾株杉松挺立兩旁,似乎真有龍藏水中。
傳說,這個龍潭原住著一條小青龍,龍潭下原有一個寺廟,叫“小雷音寺”,寺內住著一個老和尚,喜愛下棋。小青龍因久住龍潭心裡煩悶,常常變成一個年輕人出外與老和尚下棋。天長日久,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一天,二人下棋下得太晚,老和尚留年輕人住宿,年輕人不肯,並說自己就住在附近。老和尚知道附近無人家,以為這是青年人在哄他,當年輕人吐露了實情時,老和尚更不相信,定要年輕人變出原形證實。年輕人迫於老和尚固執的要求,把自己的原形變了出來。龍身粗如水缸,頭如大斗,口似血盆,牙如利劍,眼似銅鈴,渾身青黑,鱗甲泛光,身有八九丈長。頓時,便把老和尚嚇昏死了,兩個偷看的小和尚,當即也嚇喪了命。由於小青龍變原形時被兩個生人——小和尚看見後,再不能變成人了。怒急之下,小青龍將尾巴一掃,把小雷音寺掃平了,瞬間,大水鋪天蓋地的湧來,於是小青龍駕著水頭,一直闖進洱海去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小青龍,便在峭壁上刻寫了個“雨”字。後來,太守楊邛,改為“禹穴”二字。
評價
因徐霞客、楊升庵、李元陽、徐悲鴻等古今文人墨客的涉足和遊記、詩詞的渲染更加令人遐想,現為蒼山著名旅遊景點。清碧溪在大理古城西南方向的蒼山對應峰和馬龍峰之間,是蒼山18溪中風光最美的一溪。主要景色為清溪三潭,臨近下潭處,光滑筆直的巨峰兩相對峙,形成一個狹窄的山口,陡崖之間,有飛瀑懸流傾瀉,匯集成潭,宛若明鏡。攀過此崖,便可見到中潭,也就是清碧溪的主要遊覽地。透明的泉水中細石粼粼,青碧璀燦。徐霞客曾這樣描寫: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時射其中,金碧交盪,光怪得未曾有。近代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贊清碧溪為峰壑林泉無一不可入畫,並把自己得以觀賞此景稱為一次消魂之游。明代狀元楊慎在《游點蒼山記》一文中記述說:西南有一溪,疊愕承流,水色瑩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寶玉之麗,其名曰清碧溪。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考察過清碧溪後,在遊記中則稱清碧溪:其色純綠,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盪,光怪得未曾有。
交通
大理古城可乘坐中巴車前往。
特產
白族蠟染,鄧川乳扇,下關沱茶,大理雪梨,大理雪梨,雲煙等。
溫馨提示
山上無餐廳且行程艱苦,故需自備食物飲料、穿著合腳的旅遊鞋,年老體弱者不宜參加。白族的很多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4月間,此時來游,會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可以在三月街( 3月15日--3月20日 大理城西)和蝴蝶會( 4月15日 蝴蝶泉)會的時候去。同時大理年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經過寒冬,所以也就是3到4月去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