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湯[脾胃論]

清燥湯[脾胃論]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脾胃論》卷下。具有清肺潤燥,健脾祛濕的功效。主治①《脾胃論》: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②《保嬰撮要》:小兒自汗,或因熱傷元氣,大小便秘澀。

歌訣

清燥二術與黃芪,豬澤升柴五味曲;參芩連柏草陳皮,麥冬歸地痿方推。

組成

黃連(去須)、酒黃柏、柴胡各一分(各0.3g),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炙甘草、豬苓、建曲各二分(各0.6g),人參、白茯苓、升麻各三分(各0.9g),橘皮、白朮、澤瀉各五分(各1.5g),蒼朮一錢(3g),黃芪一錢五分(4.5g),五味子九枚。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將所有藥材一起研為粗末,每次15克,用水煎服。

2、古代用法: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半兩,以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功用

清肺潤燥,健脾祛濕。

主治

①《脾胃論》: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

②《保嬰撮要》:小兒自汗,或因熱傷元氣,大小便秘澀。

方義

本方所治乃濕熱之邪,傷及於肺,肺熱葉焦,金不生水,腎陰虧虛之證,治宜養陰潤燥,清熱祛濕之法。方中麥冬、生地黃、當歸、五味子滋陰養血,生津潤燥;人參、黃芪、茯苓、白朮、蒼朮、神曲、炙甘草益氣健脾,培土生金;陳皮理氣健脾燥濕,並防以上滋陰益氣之品壅滯氣機,使之補而不滯;黃連、黃柏清熱燥濕;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濕,導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升麻、柴胡以升清氣,與滲利之品相配伍,升清降濁。全方諸藥相合,邪正兼顧,氣陰並補,肺中濕熱得清,肺燥得潤,金水相生,則痿蹙喘促之症可除。

附方

名稱:清燥湯

組成:黃芩、黃連、黃柏、人參、麥冬、川芎、當歸、芍藥、地黃、蒼朮、白朮、甘草、茯苓

用法:水煎服

主治:妊娠皮膚乾澀。由榮血衰少,不能濡潤肌肉,充達腠理,外則皮膚皺揭,內則口燥咽乾,或二便閉或足痿無力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功用:清肺燥,滋腎水

名稱:清燥湯

組成:生地黃、山梔、麻子仁(研)各五分,川芎、羌活、黃柏、黃芩、郁李仁、芍藥、當歸尾、甘草各四分,澤瀉二分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大腸風熱血燥,秘結不通,痔瘡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四

名稱:清燥湯

組成:茯苓(去皮)、蒼朮(米泔浸,炒)、澤瀉、豬苓、人參各一錢,神曲(炒)、當歸、黃耆(蜜炙)、橘紅各八分,升麻、黃柏(酒炒)、柴胡、白朮(土炒)、甘草、生地、麥門冬(去心)各七分,北五味九粒

用法:上加大棗二枚,水煎八分服

主治:六七月之間,肺受濕熱之邪,腎虧腰下痿軟,癱瘓不能舉動,行步不正

出處:《玉案》卷二

名稱:清燥湯

組成:桑葉、石膏、人參、麥門冬、枇杷葉、杏仁、阿膠、黃芩、知母

用法:水煎服

主治:燥熱喘逆

出處:《傷寒大白》卷二

重要文獻摘要

《李東垣醫學全書》:“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而熱旺,濕熱相合而刑庚人腸,故寒涼以救之,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行走不正,兩足欹側,以清燥湯主之。清燥湯:黃連(去須)、酒黃柏、柴胡已上各一分,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炙甘草、豬苓、曲已上各二分,人參、白茯苓、升麻已上各三分,橘皮、白朮、澤瀉已上各五分,蒼朮一錢,黃芪一錢五分,五味子九枚。上畋咀,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稍熱空心服。”

各家論述

清濕而曰清燥者,以濕熱不化,營陰暗傷,故風燥成痿也。黃芪補氣,白朮健脾,蒼朮、茯苓滲濕燥濕,黃連、黃柏清熱燥濕,陳皮利氣和胃,甘草緩中和脾,建曲化津氣,生地滋營陰,當歸養血,麥冬生津,五味子保肺收耗散,升麻舉陷升清陽,柴胡升少陽清氣,豬苓、澤瀉瀉濕以降陰濁也。使濕流燥潤,則脾健氣強而營血灌注,何患風燥不除,濕熱成痿之不愈哉。《醫略六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