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位於榆中縣中部。清水驛鄉平均海拔1790米,年平均氣溫7.4℃,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全年無箱期150天。轄村民委員會16個。鄉鎮總戶數5180戶,鄉鎮總人口21222人,鄉鎮從業人員9385人。通電的村16個,通郵的村16個,通電話的村16個,通公路的村16個,通自來水的村2個,通有線電視的村l個。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2770.54萬元,糧食播種面積2602.80萬畝,糧食總產量6658噸,財政總收人131.5萬元,財政支出13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000元。鄉鎮企業涉及商貿、建築、運輸和飲食服務等行業。學校總數18所,在校學生總數2784人,專任老師176人;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所49人。農業主產小麥、豌豆、油料、薯類、藥材、西瓜。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榆中縣轄鄉。1961年設清水公社,1982年設清水驛公社,1983年置鄉。位於縣境中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63.5平方公里,人口2.2萬。隴海鐵路、312國道穿越鄉境。轄東古城,太子營,天池峽,坪子,清水峴,趙家岔,楊河,蘇家堡,建家營,方家溝,柳樹灣,紅坪,王家灣,稠泥河,楊家山,孟家山16個村委會。

經濟概況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黨委、鄉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按照“工業強鄉,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全鄉共有大中型鄉鎮企業14家,個體工商戶277戶,初步形成了冶煉、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上提出了建基地,興規模,龍頭帶的農業發展路子,建設奶牛養殖、肉牛養殖、舍飼養羊、養豬、藥材、無公害蔬菜、飼草種植、洋芋等八大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2003年全鄉農業總產值2810萬元,清水驛鄉鎮企業總產值12647萬元,糧食總產量741.6萬公斤,2003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綜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被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造林綠化”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社會事業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是新發展的蔬菜生產基地,在清水村、稠泥河等村,縣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從旱作雙壟溝玉米種植、無公害蔬菜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測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宣傳講解。在1月22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農牧局、市文化出版局、市衛生局、市人口計生委、市廣電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文聯等14個市直部門聯合組織的2008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在清水驛鄉文化廣場舉行啟動儀式。

市文化出版局為清水驛鄉送去了3個秦腔折子戲,贈送了300份期刊、10張農業科技光碟、1000條春節燈謎和600副春聯;市教育局為清水驛國小贈送了50套價值5000元的課桌椅;市科技局、市農牧局和市科協聯合為農民贈送了價值5000元的科技書籍,並現場提供了科技諮詢服務和農業知識培訓;市司法局在現場向農民提供了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的同時,捐贈了價值1000元的包括《農民工手冊》在內的法律書籍;市衛生局為該鄉衛生院贈送了價值5000元的常用藥品,並組織市第一人民醫藥的專家現場為農民提供了醫療諮詢和免費診療。

組織建設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

榆中縣清水驛鄉自2007年開始在無職黨員中開展“設崗定責”活動,讓無職黨員認崗履責,發揮作用,不僅為黨員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有力地推動了全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清水驛全鄉627名黨員中80%以上成了幫帶型黨員,使每個農民黨員都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時也激發了廣大無職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責任感。

清水驛鄉黨組織圍繞當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兼顧黨員自身實際和特長,設立了政策宣傳、科普宣傳、綠化養護、扶貧幫困、文體活動、安全監督、治安巡邏、衛生保潔、民事調解、幫教工作、計生監督、敬老助殘等職責崗位,並明確每類崗位的具體職責要求,讓黨員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崗位,發揮作用。東古城村支部“生產發展崗”的黨員在小組長張光利的帶領下,積極幫助民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短短兩年時間,全村蔬菜種植面積由不足百畝發展到了2500多畝;“農業技術示範崗”的黨員為全村日光溫室、奶牛養殖注入了活力;“民調信訪崗”的黨員幫助支部化解了許多矛盾,村里小糾紛不出社、大糾紛不出村,使全鄉進入首批蘭州市平安鄉鎮的行列。 清水驛鄉通過黨建工作,全鄉上下已形成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和爭先創優的發展意識。一年來,清水驛鄉通過抓基礎創新黨員管理方式、抓載體激發黨員整體活動、抓服務促進經濟發展,使全鄉發展駛上了快車道。雙壟溝種植超過了1.5萬畝,無公害蔬菜種植達2.7萬畝,商品洋芋超過了1.3萬畝,舍飼養殖總數超過了1.2萬隻(頭),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淨增200元。

著名人物

清水驛鄉 清水驛鄉

杜堃(1891——1960年)字承天,榆中人,陸軍中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步科畢業,1936年11月在任74師師長時,率部抗擊綏東日偽軍,參加收復百靈廟戰役。1937年5月晉升少將。“七七事變”後,率部參加平型關、忻口戰役和防守雁門關、崞縣的戰鬥,同年10月,調任19軍70師師長。1938年2月,率部參加川口和中陽戰役,6月,晉升為晉軍19軍中將副軍長。1940年任二戰區司令部高參室主任。建國後,任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杜堃1891年生於榆中縣清水驛鄉杜家嘴村。他的父親是清朝的武秀才,杜堃自幼生活在父親身邊,受其影響,特愛舞槍弄棒。父親見杜堃好武,便有意將他安排到陸軍學校讀書,以期日後有所發展。杜堃也不負父親重望,在學校刻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後,他更是如魚得水,發憤學習軍事。1919年軍校畢業後,因為他學識淵博,又懂用兵之道,很快便在北京段祺瑞部下警衛隊任排長,不久即升任連長、營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