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木葉丹黃圖軸

清木葉丹黃圖軸

此件藏品為清代龔賢的書畫作品。縱 99.5厘米,橫 64.8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作品賞析

此圖紙本,墨筆畫。縱 99.7厘米,橫 65厘米。
圖繪雨後秋山,霜林澗流,山石疊積,境界深寂清幽。構圖上頗見匠心。全圖

清木葉丹黃圖軸木葉丹黃圖軸
用筆富有層次變化,山石向背分明,有立體感。為龔賢積墨法達到精熟程度的傑作。
寫雨後秋山疏林景色。以墨線勾勒山石,石面略施皴擦渲染。石骨崚嶒,壘積層疊有致。樹株挺拔,木葉稀疏,用墨較乾,光感明亮,與他平素用墨濃重的風格不同。左上作者自題七絕一首,首句為“木葉丹黃何處邊”,署款“乙丑霜寒日,半畝龔賢畫並題”。接鈐“龔賢”白文“半千”朱文印。乙丑為康熙二十四年(1685),時龔賢68歲。圖上有清高士奇題詩。曾經近人龐元濟收藏,《虛齋名畫錄》 著錄。

作者介紹

龔賢(1618—1689年),又名豈賢,字半千,又字野遺,、豈賢,號半畝,又號柴丈人,江蘇崑山人,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居南京清涼山,買畫課徒,生活清苦。性孤僻,與人落落寡合。他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其創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為基礎,以宋初北方畫派的筆墨為主體,參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吳鎮沈周等人的筆風墨韻,同時結合自己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感受,形成了渾樸中見秀逸的積墨法,不同於清初以王時敏為首的“四王”所倡導的筆筆有古意的創作格法。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藏品信息(上海博物館)

【名稱】清龔賢木葉丹黃圖軸
【類別】書畫 
【年代】清朝 
【文物原屬】 
【文物現狀】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簡介】
縱99.5厘米,橫64.8厘米。
“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在南京地區活動的一批畫家,龔賢就是“金陵八家”之首。其畫法融合董源、范寬蒼茫平淡,雄渾厚重的特色,高標獨立,不落窠臼,自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金陵八家”中最有成就的畫家。這件作品與其一貫風格不盡相同,筆墨簡淡,流暢而富有變化。近景樹木,在隨意點染中,生動表現了秋葉凋殘和枝幹蒼勁的景色。遠山墨色明淨而靈動。整件作品給人以古樸明潔、空疏淡雅的美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