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弘仁幽亭秀木圖軸

《幽亭秀木圖》軸,清,弘仁作,紙本,水墨,縱68cm,橫50.4cm。 圖中自題:“辛丑結夏澄觀軒為作幽亭秀木圖,奉岳生大居士教。 作為明遺民畫家,弘仁曾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參加抗清活動,明亡後,遁跡江湖,寄興詩畫。

弘仁幽亭秀木圖軸

《幽亭秀木圖》軸,清,弘仁作,紙本,水墨,縱68cm,橫50.4cm。
圖中自題:“辛丑結夏澄觀軒為作幽亭秀木圖,奉岳生大居士教。漸江學人弘仁。”鈐“弘仁”、“漸江”印。
“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受贈者名羅袞期,字岳生,安徽歙縣呈坎人,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儒生。圖上有羅袞期小跋:“啟悟師久慕漸江筆意,屬予代索,遂以寄予者轉贈之。”又有弘仁侄江注題詩“吾師漫寫倪迂意,古木孤亭水石幽。優缽曇花題品在,禪門珍秘抗王侯。為啟公題家師筆”。
作為明遺民畫家,弘仁曾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參加抗清活動,明亡後,遁跡江湖,寄興詩畫。他眷懷故國,作詩曰:“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樓台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余殘瀋寫鐘山。”鐘山是明太祖先元璋的陵墓所在地,此詩悲涼沉鬱,感懷至深,表達了弘仁不忘故國的堅貞氣節,正是這種情懷,使他的繪畫傾向於倪瓚的風格,倪畫中荒寒蕭瑟的意境引起了他心靈的共鳴。此圖是弘仁晚年居住在歙縣五明寺時所作。畫風為倪瓚的變格,作平遠布局,近處坡岸茅亭,亭前後有松杉雜木高聳,略去淺水遙岑,使前景成為獨立的主體,加強了山石結構的表現,產生較為平和的親切感。畫上坡石用筆為倪瓚獨特的折帶皴,若淡若疏,骨力內蘊。樹木的勾勒點染也出之以簡疏的筆法,中鋒下筆,復筆皴擦,看似簡淡,實含腴潤。正如楊翰《歸石軒畫談》評述的“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弘仁仿倪,絕不是以追求倪瓚的畫法為目的,他廣泛吸收前人的成果,取其意,而不在筆墨跡象間,師法倪瓚、黃公望,同時以自然為師,抒己胸臆,從而形成了其山水畫的基本面貌。此畫中亦可見一斑。
本幅經張大千收藏,左下角鈐收藏印“大風堂”白文、“大千之寶”。
撰稿人:楊麗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