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竊笑

’王曰:‘笑豈有說乎? [釋義]戰國時,楚伐齊。 [謂喻]“淳于竊笑”,喻指滑稽多智而諫。


拼音:Chúnyú qiè xiào
[典源] 《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齊)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音坤)之趙請救兵,齎(音譏)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音攘)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音歐據)滿篝,污(音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音攘)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釋義]戰國時,楚伐齊。齊威王欲到趙國請救兵,卻只拿出很少一點禮物,淳于髡暗笑齊王微禮重求,不諳事理,且有傷大國之體面,但又不便正面把話點透,便向齊王講了一個禳田者以一豚蹄一盅酒為祭禮,祈禱大豐收的故事,婉轉地諷諫齊王。
[謂喻]“淳于竊笑”,喻指滑稽多智而諫。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一:“淳于竊笑,司馬微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