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6日,我國最大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體廠商之一――深圳金蝶軟體公司宣布,金蝶公司與世界著名的信息產業跨國集團――國際數據集團IDG已經正式簽定協定,將接受IDG設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公司――廣東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200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用於金蝶軟體公司的科研開發和國際性市場開拓業務。這是繼四通利方之後國內IT業接受的最大一筆風險投資,也是中國財務軟體行業接受的第一筆國際風險投資。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蝶軟體公司這一敢“吃螃蟹”的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面對風險投資這一新生事物,人們不禁紛紛要問:金蝶公司在自身業務飛速發展時,為什麼要引進風險投資呢?為什麼IDG公司要選擇金蝶公司這樣一個規模並不大的企業進行投資呢?風險投資的引進對我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有何意義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這一引進風險投資的案例進行分析。
引入風險投資的必要性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近20年來,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投融資體制進行了多次改革,從直接由國家財政撥款,到撥改貸,企業從銀行申請貸款,再到發展證券市場融資,改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國家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一直支持力度不大,這導致了一種矛盾的現象:一方面,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借錢、要錢、多投資的極大衝動,在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同時,淨資產收益率卻一降再降;而那些產權關係清楚,極具發展潛力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卻告貸無門,始終未能建立較好的融資渠道。這是因為,國有商業銀行在對非國有企業的貸款上存在著許多成文與不成文的限制,不願對非國企貸款;另外,非國有企業目前幾乎沒有上市的機會,很難從證券市場上得到資金。這些最有發展前途的企業卻因資金的短缺不能快速發展。由於資金不足,企業只能依靠自身積累發展,所以導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直接面對的是國際跨國集團的競爭,往往因企業規模太小而不能形成規模優勢,難以與之相抗衡。
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永遠都是需要的,企業沒有內部積累,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抗禦風險的能力。但是,僅僅停留在以自身的積累進行再投入是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從現在市場趨勢看,往往是高起點、大投入的企業才能占領市場。完全依靠自身的積累進行大投入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做不到的,沒有融資的積累是低效率的積累,如果企業的資本積累僅僅局限在由生產經營而產生盈利之後進行分割,企業的資本積累就非常地有限,企業也不能得到快速和超常規發展。要實現企業的快速和超常規的發展,就必須把積累的視野拓展得更寬一些。當今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大公司都是在資本運營的過程中,實現超速發展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具有超速發展的能力,也不是企業發展的任何階段都能超速發展,市場在賜給企業超速發展的機會上是十分吝嗇的,能否抓住機會,不僅取決於企業本身,還與企業的投資環境有緊密關係。在市場經濟體制仍未完善的今天,實現企業超速發展的限制不只在於企業家的素質,因為在市場經濟秩序沒有完整確立的條件下,企業的經營比在規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要複雜的多,我國大部分非國有高科技企業的領導素質是比較高的。但是他們缺少的是更規範的市場環境,這其中包括資本運營的外部環境。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無形的巨手,推動著市場化的企業前進。金蝶軟體的老總們深知在市場的海洋里大魚吃小魚的法則。雖然金蝶在短短的幾年裡實現了超速發展,但是它至今仍然是個規模不大的企業,即便成為了中國的大企業,在跨國公司面前,仍然是小魚,仍然面臨被吃掉的風險。市場競爭的生存法則,激勵這些企業不安於現狀,大膽引進風險投資,以求企業的長遠發展。
風險投資為何青睞金蝶?
IDG公司是集出版、信息網路、展覽、市場研究和諮詢為一體的、業務遍布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總額達17億美元的國際大公司。這樣一個國際公司為什麼選中金蝶作為其風險投資對象呢?作為一個軟體公司,金蝶有何獨特魅力呢?
金蝶公司是1993年才建立的財務軟體公司,公司建立之初,在財務軟體領域,即有早已形成規模並在國內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的“用友”、“萬能”、“安易”等,還有許多其他公司在爭奪者財務軟體市場。作為後來者的金蝶公司如果沒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將很難立足。金蝶總裁徐少春,這箇中國第一代電算化碩士,提出了“突破傳統會計核算,跨進全新財務管理”觀念,並且緊緊抓住與國際接軌這一核心,快速開發新產品。1993年金蝶公司推出了V2.0和V3.0DOS版財務軟體。在1995年底,金蝶又先聲奪人,依據敏銳的市場判斷力率先開發出全新的WINDOWS產品,在同業引起了極大轟動。96年4月,金蝶開發的全新WINDOWS產品經過有關部門嚴格測試,被評為“中國首家WINDOWS版優秀財務軟體”。在此之後,金蝶再接再厲,縮短產品的更新周期,在產品技術上遠遠領先於其他財務軟體,並大力提倡決策支持型軟體。金蝶公司金蝶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也完成了企業發展的三級跳躍。尤為令世人關注的是,金蝶公司基於先進的開發思路提出了三層結構理論的財務軟體,而面向大型企業的企業資源計畫亦在緊張的醞釀中。企業的經營能力在機會面前一次次經受住了考驗。銷售額快速提高,並開始與世界軟體巨頭微軟公司進行全方位的合作,極大增強了公司的開發實力。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是企業的根本所在,在外部大環境相同的條件下,創新能力決定了企業發展的前景如何。尤其是IT行業企業,創新能力就顯得更為關鍵了。正如IDG董事長在考察金蝶公司時說:“金蝶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擁有獨占的技術,在行銷和組織運作方面具有出色業績,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財務軟體公司。”雖然風險投資意味著該投資比其它的投資具有更大的利潤預期,同時也有著比其它投資更大的風險,但是如果把資金投向中國這樣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度、投向信息技術這樣具有極大潛力的行業、投向如金蝶一樣具有優秀市場素質的企業,這難道不是在解決投資者常常陷入的“規避風險與尋求最大資本回報”這兩難命題中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嗎?
引入風險投資的意義
經過近20年的經濟體制改革,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百姓已經對資本、投資等許多經濟學概念比較熟悉了。但是,大家對於什麼是風險投資卻十分陌生。因為,目前在我國還未建立起市場化的風險投資機制。整個投資體制改革還有待深化。在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的背景下,市場化的風險投資體制的確立就更為重要了。知識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主要取決於智力資源的占有和配置,也就是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而高新技術產業正是知識經濟的支柱。再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之外,我國還有大批的非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不僅在促進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中具有重大作用,還在帶動國民經濟發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長期以來這些處在經濟體制改革前沿和科技研發前沿的企業的投資問題一直未能解決,致使許多在技術上領先的企業不能迅速發展,非國有的高新技術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市場競爭能力較低,產業化發展速度緩慢,使我國在知識技術方面的優勢不能發揮出來。對於從事生產科學技術含量高,需要大量研究開發資金投入,同時市場還未成熟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應儘快建立風險投資機制,占領科技制高點。
企業吸納資本能力的強弱,對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非國有企業不能在國內得到企業發展相應的投資時,它們不是去找政府,而是跨出國門去找國外的資金市場,用自身的能力、經營業績、產權去換取發展的資金,並用基於自己對自身發展的充分自信及勇於承重的責任心來贏得了難得的機會。儘管目前大多數這樣的企業規模比起許多國有大企業來說是小的,但是這些企業卻是更有實力和前途的。因為企業的產權是清晰和完整的,企業老闆隨時可以拿出企業的部分產權在市場上交換其所需要的東西。還因為,企業有著適應市場的企業機制,具有永不枯竭的發展動力。風險投資與這些企業相結合,有助於這些高科技含量的企業實現騰飛。
知識經濟正向我們走來,知識經濟需要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機制的建立將會給高新技術企業插上飛翔的翅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又將大大推進中國的經濟步伐。金蝶引入風險投資的成功,無疑為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益的啟示。我們都在期待著,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中國的高新企業能夠在風險投資的幫助下,獲得更快的發展!
參考網站:
http://www.ciw.com.cn/中計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