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蚌埠市淮河路原稱“大馬路”。起初無名,是因火車站建成後,從碼頭下輪船經老大街或二道街的人,轉乘火車而自然形成的一條土路。以路為南北界,分為城郊。位於路南的蚌山,即被稱為“小南山”。那時,蚌埠街痞無賴打鬥,或市民中發生糾紛,常拍胸頓足喊道:“有種去小南山!”可見路南如此荒野。
封建軍閥倪嗣衝來蚌督皖,在火車站斜對面(今淮河大旅社附近)處,建造將軍府,成為安徽省府實際上的官衙。對面路南一片空地,曾作為他們的“跑馬場”。
1918年在津浦鐵路口建成“天橋”,成為當時蚌埠人上橋鳥瞰全市的一景。天橋西路邊,自蚌埠國小建成後,名揚皖北的商會也在今工商聯處設立,道路兩旁景觀日增。
1919年的蚌埠大火災,燒到天橋西篾匠街附近。災後,馬祥斌在規劃二道街重建時,又組織勞力取小南山砂石,鋪墊這條泥土路,正式命名“大馬路”,並把新建後的二道街跟著改名“二馬路”,接著出現“三馬路”,逐漸形成蚌埠市區東西過境的道路系統。
由於大馬路在皖北商埠蚌埠的交通、政治、經濟所處的重要地位,蚌埠馬路工會和工務局,先後於1929年、1935年、1942年、1946年進行多次翻修,直到1948年春,工務局在商會配合下,主持沿街商店集資改建瀝青路面,終因資金難籌和淮海戰役開始,改用小型長方石塊鋪面,市民稱之為“彈石路”,最後不了了之。
解放後,由市人民政府主持,通過多次改建,才成為今天的寬敞平整、商廈林立的繁華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