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鄉名源於駐地涼水村名。原稱涼水泉子屯,中華民國初年,從奉天、吉林等地遷來一些移民,自動到此墾殖,形成屯落,因屯西南有一泉眼,泉水清涼,嚴冬不凍,遂定屯名“涼水泉子”。1916年4月,寶清設縣後,隸屬第七區管轄。東北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實行“歸屯並戶”政策,歸併為大屯,稱“涼水泉子屯”,初設第七保,1939年改隸七星泡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初設第七區,1947年初劃歸第五區。1948年初,改為涼水泉子區,1950年改為第六區。1956年7月,撤區劃鄉,設定涼水鄉。1958年8月,改稱涼水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為涼水鄉。
涼水鄉轄境大部分屬於平原區,南部為低山丘陵地。全鄉總面積378平方公里(含國營農場經營區域),其中鄉管耕地面積8.5萬畝,盛產小麥、大豆等。副業有養鹿、養蠶和種植白瓜籽、人參等。年產蠶繭為全縣之首。鄉辦工業有農機修配、糧油加工、制磚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1502萬元。全鄉共轄涼水、新豐、勝利、巨寶、西太、東太、雙柳北、良種等8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6萬人,其中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