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簡介
2008年2月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校園”稱號。2008年12月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標準化高中。
現有4個微機教室,16個多媒體教室,8個標準實驗室。圖書館藏書15萬餘冊,教室安裝34吋彩電;並先後加入了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北京英才苑網。校園區域網路接入寬頻網際網路,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學生公寓能容納2600人住宿,每個宿舍都有陽台、洗漱間,每個學生都有專用衣櫃。多功能廳能夠滿足3200名學生的集會和用餐;校內附設有超市,能夠滿足學生和教師的生活基本需要。
幾年來,我校以“成才、成功、和諧”為辦學理念,以“責任成就未來”為宗旨,不斷加強管理和創新,加快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步伐,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綜合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學校本課程
涇陽縣雲陽鎮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名鎮。八路軍總部在這裡誕生,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改編成八路軍,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從此標誌著國共兩黨十年內戰的結束和兩黨一致對外、共同抗日的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儘管已過去了60多個歲月,但云陽鎮的紅色記憶依然深邃而又歷歷在目,當年紅軍、八路軍在這裡的足跡依然處處可見。據史料記載,早在大革命時期,雲陽鎮就組織了“涇陽縣甘延區農民協會”。土地革命時期,中共陝西省委直接領導工農紅軍進駐雲陽。西安事變以後,國共開始和平談判,中共陝西省委在雲陽重新組成,省委設在雲陽大北門的毛家大院。
時任雲陽地下黨特支書記,中共涇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已經90歲高齡的白德全老人回憶說:(出錄音)“1936年12月工農紅軍全部到雲陽,紅軍因為國共和平談判,改編成八路軍,國民黨不打紅軍,一致對外,抵抗外敵高於一切。抗日救國高於一切,在雲陽實現了。”
“盧溝橋事變”後,在陝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將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編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我軍十大元帥,當時就有八位先後親臨雲陽。當時,鄧小平同志在雲陽親自主持了紅軍改編工作,將四萬多名紅軍將士組建為陸軍115師、120師和129師,開赴抗日前線,創建了華北抗日根據地,成為全民族抗戰中的重要力量。
當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雲陽鎮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雲陽鎮經濟社會面貌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雲陽鎮圍繞蔬菜大棚做好富民強農大文章,這裡盛產的無公害蔬菜已銷售到全國23個省市,雲陽也一躍成為了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蔬菜產地和集散地。近日,涇陽縣還準備籌建雲陽革命紀念館,將紅色旅遊和觀光農業相結合,強勢推進縣域經濟的騰飛。原涇陽縣人大副主任、鹹陽黨史特約研究員焦志學(出錄音)“從雙十二事變到37年改編成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紅軍在雲陽駐紮長達一年時間,這裡是八路軍第一個總部誕生之地,更重要的是這是國共合作成功之地。在我黨的歷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咱們配合政府建立雲陽革命紀念館。我們利用農業優勢,將觀光農業和紅色旅遊相結合,使雲陽人民更加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