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當擒縱機構360度不停的鏇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目前陀飛輪一般是1分鐘轉360度,也是最理想的鏇轉速度。
陀飛輪的原理就是當鐘錶在垂直位置時補償地心引力的作用。
換句話說,當一隻鐘錶處於垂直位置時,由於來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調節控制器,即是其擺輪、遊絲和擒縱器,會在每一下擺動時發生難以覺察的快慢變化。
如果把調節控制器裝設在一個每分鐘轉動一周的“籠框”上,即可獲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這樣便可以使鐘錶走動時十分準確,並能夠互補誤差。
這個原理看來十分簡單,但實施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籠框”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或0.013盎司——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或兩片鸚鵡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個精細組件組成,而其中大部分為手工製作!
產品列表
陀飛輪手錶經過時間和技術的改進和革新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代:
1、第一代陀飛輪表(即第一種結構—Tourbillon)是在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師Abraham-Louis Breguet發明並製成的。其飛輪結構必須由“飛輪鏇轉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和“飛輪固定支架”(Tourbillon’s Bridge)不可或缺的兩部分基本構件組成。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Balance’s Bridge)必須隨飛輪一起鏇轉。按照不同的組合方式,第一代飛輪表可以分為兩類:同軸式(即擺輪的中心和飛輪的中心在同一軸心上);偏心式(亦稱非同軸式,即擺輪的中心和飛輪的中心不在同一軸心上)。
2、第二代飛行陀飛輪表(即第二種結構—Flying Tourbillon)是在1927年,德國制表大師Alferd Helwig製造成功沒有“飛輪固定支架”的陀飛輪懷表,提高了此種表運轉時的神秘感和動態藝術美。在此組合中“擺輪夾板”仍須隨飛輪一起鏇轉,此第二代飛輪表同樣有同軸式和偏心式兩種類別。
3、第三代神奇陀飛輪表(即第三種結構—Mystery Tourbillon)則由東方的鐘表大師—中國人矯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於香港的“天儀軒”首創發明並且親手製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飛行陀飛輪表一樣都取消了“飛輪固定支架”,而且奇蹟般地把“飛輪鏇轉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輪表中,此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這個全新的結構中還把第一代和第二代飛輪表中必須隨飛輪一起鏇轉的“擺輪夾板”改變為不隨飛輪一起轉動,首次大大減輕了飛輪重量達一半以上,並且可以加大擺輪的直徑以增強計時的穩定性,同時又提高了動感藝術表現的水平。在飛輪表製造歷史中,矯大羽首次選用藍寶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屬製造的“擺輪夾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屬於“飛輪鏇轉框架”中的。由於此表運轉時顯得更加神秘莫測,故在國際上也被稱為“矯氏神奇陀飛輪”(Kiu’s Mystery Tourbillon)和“中國陀飛輪”(Chinese Tourbil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