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冷泉

海馬冷泉

“海馬冷泉”位於瓊東南盆地西部海域,總體呈東西向條帶狀展布,水深為1350米至1430米,面積約為618平方千米,其中已探查發現有冷泉活動的區域約350平方千米。

2015年3月,用中國自主研製的“海馬”號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首次發現了海底巨型活動性“冷泉”。因為這是“海馬”號研發成功後第一次套用于海洋地質調查,故將該“冷泉”命名為“海馬冷泉”。

2016年6月25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次發布“海馬冷泉”的科學考察成果。基本查明了“海馬冷泉”的分布範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岩及流體活動特徵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海馬冷泉,位於瓊東南盆地西部海域,總體呈東西向條帶狀展布,水深為1350~1430米,面積約為618平方千米,其中已探查發現有冷泉活動的區域約350平方千米。

勘察過程

1999年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陸坡系統部署開展了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和研究工作,圈定了多處潛在海底“冷泉”區。

2015年3月,優選瓊東南盆地西部海域進行了驗證性調查,使用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馬”號4500米級深海遙控潛水器(ROV),首次發現了海底巨型活動性“冷泉”。因為這是“海馬”號研發成功後第一次套用于海洋地質調查,故將該“冷泉”命名為“海馬冷泉”。

2015年5月和10月,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四號”調查船先後兩次開赴“海馬冷泉”區,使用重力柱狀取樣器獲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可視實物樣品。

2016年3月,通過對“海馬冷泉”開展進一步調查,基本查明了“海馬冷泉”的分布範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岩結殼(亦稱”甲烷礁“)及流體活動特徵等。

2016年6月2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廣州首次發布“海馬冷泉”的科學考察成果。科學家宣布,通過調查,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基本查明了“海馬冷泉”的分布範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自生碳酸鹽岩及流體活動特徵等。據介紹,有“冷泉”的地方,就說明海底有甲烷氣體升上來,昭示“冷泉”下面的海底沉積物里可能存在天然氣水合物。科學家首次公布“海馬冷泉”最新成果展示,中國發掘“可燃冰”已經邁出重要一步。

海馬冷泉 海馬冷泉

2018年4月27-30日,我國科學家使用 “海馬”號遙控潛水器(ROV)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HOV)在對“海馬冷泉”開展了首次潛水器聯合科考。兩台國產4500米作業級潛水器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功能優勢,首次發現多個海底甲烷噴口,開展了甲烷礁鑽探、冷泉特徵生物取樣、噴口流體採樣和原位實驗,為後續海底冷泉系統發育演化機制以及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效應研究取得的重大進展提供了大量樣品和探查數據。此次聯合科考創造了多項潛水器深海作業新記錄,是我國深海科學研究與自主研發技術裝備套用緊密結合和相互促進的積極成果,標誌著我國深海綜合科考能力邁上了新台階。同時也是國家863計畫與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研發的大型深海技術裝備開放共享的成功典範。

技術中心

2016年6月2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天然氣水合物工程技術中心”在廣州正式掛牌。據透露,該中心的核心任務是打造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科技創新平台,加快推進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和開發工作,使中國在該項工作實現由並行轉為領跑。

發現意義

“海馬冷泉”是中國首次在南海北部陸坡西部海域發現的規模空前的活動性冷泉,這項發現是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重大突破。在“海馬冷泉”區海底淺表層獲取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樣品,是繼南海北部陸坡神狐海域和瓊東南盆地東部海域之後,在新海域找礦的重大突破。同時,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管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分布廣泛、資源潛力巨大,為國際前沿科學問題研究提供了重要視窗;“海馬冷泉”為研究瓊東南盆地西部海域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分解及其環境效應、冷泉生物生命起源與演化等重要科學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實驗平台,將引領和推動我國海域冷泉地質與生態環境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海馬冷泉”的發現得益於“海馬”號的成功套用。“海馬”號是迄今為止中國系統規模最大、下潛深度最深、國產化率最高的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標誌著中國已掌握了ROV深海探測關鍵技術,並實現了科技成果迅速轉化形成調查能力。

三大特點

“海馬冷泉”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淺表層富含天然氣水合物。通過重力柱狀取樣器獲得的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埋藏深度一般僅海底以下數米,最淺的埋藏深度僅0.15米;二是自生碳酸鹽岩大量出露。在“海馬冷泉”海底出露大量不同形貌特徵的自生碳酸鹽岩,主要呈結核狀、結殼狀和層狀,部分區域因較強烈的甲烷氣體滲漏,碳酸鹽岩膠結了大量貽貝殼體;三是冷泉生物群廣泛發育。管狀蠕蟲、蛤類及貽貝等多種冷泉生物共存,其中貽貝分布最為廣泛,不同種類和不同生長期生物在空間上互動分布。

名稱來源

自1999年起,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北部陸坡系統部署開展了地質、地球物理調查和研究工作,圈定了多處潛在海底“冷泉”區。

2015年3月,優選瓊東南盆地西部海域進行了驗證性調查,使用中國自主研製的“海馬”號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首次發現了海底巨型活動性“冷泉”。因為這是“海馬”號研發成功後第一次套用于海洋地質調查,故將該“冷泉”命名為“海馬冷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