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部規模
該場部下屬三個分場,即:東分場(轄東升隊、紅旗隊、前進隊)、海金山分場(轄場部家屬院、西北窪隊)、烏敦他拉分場。全場總戶數906戶,總人口2670人,2008年全場人均純收入4810元。土地和水利是海金山種牛場的資源優勢,全場人均占有土地71畝。在18.9萬畝土地中,耕地為1.548萬畝,草牧場13萬畝,林地3.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9.79%,沙生植物覆蓋率為27%。 2008年全場國民生產總值實現157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230萬元。農作物播種面積15478畝,其中水稻10430畝(含有機水稻1000畝),糧豆總產量904萬公斤,其中稻穀800萬公斤(有機稻穀45萬公斤)。6月末家畜存欄40810頭,其中牛5010頭,羊30000隻。
自然資源
該牧場由於全境處西拉沐淪河流域,故水利資源豐富。地上東西各有一條灌溉乾渠,分別引西拉沐淪河與響水河水灌溉農田和草原。地上河汊泡沼密布,有水面2000畝。地下水位高,儲量豐富,為農業發展和草原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水利資源。 該牧場已經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包括含鐵、鉛、鋅、銀等多種金屬,其中鐵礦品位高達45%,有色金屬礦藏有待進一步開發。牧場是西拉沐淪河和少郎河兩大地質斷裂帶的交匯處,也是兩大成礦帶的交匯處。少郎河上游多見金屬礦藏。此外,花崗岩石材是牧場的主要礦產資源,質量好,儲量豐富,既能為建築提供裝飾材料,也可為築路供應碎石料。
經濟發展
農牧業:農牧業經濟是海金山種牛場的基礎經濟、主導產業,農牧結合,互利雙贏,共同發展是牧場經濟的特點。在發展農牧業經濟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畜牧業是海金山種牛場的“創業”經濟,曾經為國家培養出聞名遐邇的中國草原紅牛;東分場的渾水大米,有近50年的生產歷史,在市場上享有盛譽。2008年,農牧業生產總值19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5.65%。
工業:該牧場工業在經濟中比重較小,2008年完成生產總值320萬元,僅占工農業生產總值的14.35%。近年來,牧場在花崗岩石材開發上所做的工作,將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打開門路。經初步勘查,海金山花崗岩石的儲量為3000萬立方米,按每年採礦量30萬立方米計算,可開採100年。現有2009年進駐的一家石材廠已經開工生產,2008年成立的眾和海金石材有限公司一旦經濟形勢好轉,也將激活投產。
旅遊業: 海金山種牛場境內地形地貌複雜,集高山、大河、草原、沙漠於一體,有比較豐富的旅遊資源。契丹人的發祥地——木葉山(海金山)坐落在海金山境內,境內白廟子有古代石刻岩畫,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蹟吸引專家學者的同時,也引來了眾多的遊人看客。
交通狀況
海金山種牛場交通便利,距翁牛特旗人民政府——烏丹鎮50公里。烏金公路(烏丹——海金山)東與海大公路連通並通過牧場全境,場部每天都有赤峰、通遼、烏丹、紅山、天山、新惠及白音套海、大興、白音他拉、阿什罕等定點班車經過。建設中的巴新鐵路在場部附近建設車站,該鐵路三年內將建成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