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兒

海豹兒

1961年10月,在原西德婦產科醫生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有3位醫師分別報告發現有數千名新生兒發生畸形。

定義

這些畸形嬰兒沒有臂和腿,手和腳直接長在軀幹上,樣子像海豹,故稱為“ 海豹肢畸形”(或“海豹兒”)。不久,“海豹兒”相繼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以及巴西等國出現,畸形種類包括 無肢、半肢、無手、無足或無指、缺耳、無眼等。

從1962年5月-1963年3月,僅僅10個月中,西德就有5500名“海豹兒”出生,還有相當多孕婦出現流產、早產和死產。英國發現這樣的新生兒8000多例,日本也有300多人。

病因

反應停

造成嬰兒海豹肢畸形的“罪魁禍首”,是婦女懷孕初期服用“反應停”所致。“反應停”是商品藥名,它的化學藥名為“酞胺哌啶酮”,1953年在德國首先被合成出來,作為鎮靜劑用於臨床,並且多用於孕婦的妊娠早期止吐。

1961年,“反應停”停止生產。各國停止使用“反應停”後,“海豹兒”再也沒有出現。在美國,“海豹兒”極少發生,只有數例出現。據說是一位美國女官員凱爾西抵制在美國生產和出售此藥,因而才使美國的孕婦免遭此難。

其他病因

據發現該病病因呈現於多樣化,多與孕期接觸藥物、輻射、裝修污染、化學用品如染髮劑、苯、汞、鉛等重金屬有 關 。

孕婦用藥引起

一般多發生在孕期的前3個月,尤其在妊娠後第1-9周更為危險。

胎齡在3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心臟異位、臍疝、雙足合併、畸肢;

胎齡在4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畸肢、臍疝、氣管-食管瘺、脊柱裂;

胎齡在5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先天性白內障、氣管-食管瘺、脊柱裂;

胎齡在6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唇裂、腕踝關節發育不良、小眼球、先天性心臟病、縱隔及大動脈畸形;

胎齡在7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短頭、先天性室中隔缺損、肺動脈狹窄(後兩種病為先天性心臟病);

胎齡在8周時,藥物致畸的表現為短頭、指(趾)發育不良等。

預防

孕期一定要重視產前診斷。建議孕周不同的孕婦進行不同的產前診斷檢查。彩超篩查的最佳時間是懷孕20至26周。懷孕3個月時,通過彩超篩查即可以初步查出脊柱裂、無腦兒、腹裂、臍疝等胎兒畸形,還可以預測先天愚型兒的可能性;6個月時,可以查出肉眼能看到的器官有無畸形,如兔唇、心臟、肺、肝、腎、腸、四肢等的異常。懷孕15至20周的孕婦,建議做唐氏篩查,對21-三體綜合徵(俗稱先天愚型)、13-三體綜合徵以及神經管畸形等4種先天性缺陷性疾病進行篩查,如系高危則進一步做羊水檢測以明確診斷,從而避免畸形兒的出生。

治療

如果有類似情況應及時檢查治療,第一是醫院就診,第二是進行心理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