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理論與實踐

《海洋法理論與實踐》分為13章。人類與海洋;海洋法概述;內水;領海及毗連區; 島嶼與群島水域;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專屬經濟區;大陸架; 公海;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保護與保全;海洋爭端的解決。為使讀者方便查閱相關法規,《海洋法理論與實踐》增加了兩個附錄,附錄一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批約年表;附錄二為中國現行的主要海洋法律法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當前園林景觀的經濟價值日益增大,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在城市景觀規劃中日趨明顯。《海洋法理論與實踐》主要針對廣大園林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施工圖製作人員及園林景觀專業院校師生的需要編制而成,從築龍網近期園林景觀設計作品庫中反覆篩選,精選、收錄了眾多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施工圖。書中第一章為園林建築篇,包括景區大門、公共衛生間和其他園林建築;第二章為特色水景篇,包括瀑布噴泉、水幕景牆和溪流駁岸。《海洋法理論與實踐》採用直觀的圖集表現方式,以方便廣大讀者的查閱。同時,書中附贈光碟一張,光碟中涵蓋書中景觀設計方案的所有CAD圖紙,便於讀者對其進行編輯、修改,或者直接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類與海洋

第一節 海洋概述

一、海洋的構成

二、海的類型

三、海底形態

四、海洋空間結構

第二節 海洋與人類的關係

一、海洋對氣候的調節

=、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

三、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

四、海上交通運輸

五、人類生存發展的新空間

六、海洋的水資源

七、海洋可再生能源

八、海洋旅遊資源

九、海洋與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

十、海洋的其他價值

第二章 海洋法概述

第一節 海洋法的概念

一、國際海洋法的概念

二、國內海洋法

三、國內海洋法與國際海洋法的關係

第二節 海洋法的歷史發展

一、發展簡史

二、海洋法會議和海洋法公約

三、執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兩個協定

四、《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其他海洋專門公約的關係

第三節現代國際海洋法的特徵和基本內容

一、現代國際海洋法的特徵

二、現代國際海洋法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 內水

第一節 內水的概念

一、海灣

二、海峽

三、海港

四、河口灣

第二節 內水海域的法律地位

一、內水海域的重要性

二、內水海域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中國的內水海域

一、渤海

二、瓊州海峽

三、河口

四、海港

第四章 領海及毗連區

第一節 領海的概念

一、領海的定義

二、領海與內水的區別

第二節 測算領海寬度的方法

一、領海基線

二、領海的外部界限

三、海岸相向或者相鄰國家間領海界限的劃定

第三節 沿海國對領海的主權

一、對領海行使主權的範圍和內容

二、沿海國的義務

第四節 領海內的無害通過

一、通過的概念

二、無害通過的意義

三、關於外國軍用船舶可否無害通過他國領海問題

四、關於無害通過需要說明的問題

第五節 毗連區

一、毗連區的概念

二、毗連區的性質

第六節 中國的領海及毗連區

一、中國劃定領海的歷史沿革

二、1958年我國《關於領海的聲明》

三、領海及毗連區法

四、中國的領海基線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的實施

第五章 島嶼與群島水域

第一節 島嶼的法律制度

一、島嶼的概念

二、島嶼的地位

三、島嶼的法律制度

四、島嶼在海域劃界中的作用

第二節 中國的島嶼

一、島嶼分布概況

二、中國島嶼分布特徵

三、中國島嶼的主權問題

四、中國的原則立場

第三節 群島國與群島水域

一、群島國

二、群島國的群島基線

三、群島水域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第一節 海峽概述

一、海峽的概念

二、海峽的重要性

三、海峽的分布與分類

第二節 用於國際航行海峽的通行制

一、“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的概念

二、用於國際航行海峽的通行制度

三、海峽的無害通過制度與過境通行制度比較

第七章 專屬經濟區

第一節 專屬經濟區的概念

一、專屬經濟區的定義

二、專屬經濟區的性質

第二節 各國在專屬經濟區內的權利與義務

一、沿海國在專屬經濟區內的權利、管轄權與義務

二、其他國家在專屬經濟區的權利與義務

三、沿海國法律和規章的執行

第三節 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的養護和利用

一、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的養護

二、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的管理

三、專屬經濟區內生物資源的利用

四、內陸國在沿海國專屬經濟區的權利與義務

五、地理不利國在別國專屬經濟區的權利與義務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的劃界原則

一、相鄰與相向國家間在專屬經濟區劃界問題上的爭議

二、專屬經濟區的劃界原則

第五節 中國的專屬經濟區

一、中國專屬經濟區制度

二、中國與有關國家的漁業合作協定

三、我國在專屬經濟區的漁政巡航

四、案例

第八章 大陸架

第九章 公海

第十章國際海底區域

第十一章 海洋科學研究

第十二章 海洋環境保護與保全

第十三章 海洋爭端的解決

附錄

參考文獻

……

前言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是地球生命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全球氣候的調節器,自然資源的寶庫,國際交往的重要通道,與人類的生存、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不少沿海國家把目光轉向海洋,將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列為求生存、謀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為擺脫入口、資源和環境三大問題的困擾,又把開發利用海洋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更為突出,因而開發利用海洋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1996年5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1996年第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強海洋資源調查,開發海洋產業,保護海洋環境”的戰略任務。1997年9月,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強調指出,要統籌規劃國土資源開發和整治,嚴格執行海洋資源管理和保護的法律。2001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提出:加大海洋資源調查、開發、保護和管理力度,加強海洋利用技術的研究開發,發展海洋產業。加強海域利用和管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2006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午規劃綱要》指出:要“強化海洋意識,維護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開發海洋資源,實施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綜合治理重點海域環境,遏制渤海、長江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生態惡化趨勢。恢復近海海洋生態功能,保護紅樹林、海濱濕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帶生態系統,加強海島保護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區劃,規範海域使用秩序,嚴格限制開採海砂。有重點地勘探開發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和國際海底資源。”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這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

精彩書摘

(1)海水淡化。海水經淡化生產淡水,現在已成為成熟的技術,能夠製造成套的設備、較大規模地生產,供應生活與工農業用水,成為乾旱、沙漠國家的淡水主要來源之一,比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當然,用海水生產淡水,現在還受成本、能源的限制,推廣是有條件的。另外,淡化後的濃縮苦鹹水,還可開展綜合利用,提取有用元素,如鉀、溴等。開展海水綜合利用是今後繼續發展海水淡化技術的方向,藉以降低成本,提高綜合效益。2006年,我國海水綜合利用業總產值為270億元。

(2)海水直接利用。海水用於工業冷卻水已為各沿海國家陸續推廣使用。海水冷卻一方面可以減輕沿海城鎮日益短缺淡水的壓力,許多城市的工業生產因淡水供應不足而停產,近些年來已成為嚴峻的問題,改用海水無疑是一個好辦法;另一方面海水冷卻可以降低工業品的成本。目前,海水冷卻已在電力、冶金、石油、化工等行業採用。報載,日本儀在電力工業一個領域,到1995年用海水冷卻達1590億~1760億立方米。我國於1991年為推廣海水冷卻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目前僅青島市就有30多家工廠用海水冷卻,每年用量為3億立方米以卜;大連市有20多家,每年用量為5億立方米以上;上海市一個石化總廠用量即達60億~65億立方米;天津大港電廠年用量為7億多立方米。這些城市使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效果都很好。

(3)海水灌溉。利用海水進行農業灌溉,是一個大膽的構想。經多年的探索與試驗,有了初步的成效。海水灌溉的核心問題是耐鹽作物品種的選育。美國科學家在多年各地調查選擇後,找到了一種水稻,曾在墨西哥灣沿海栽培取得成功,使得這項工作見到曙光。試驗仍在繼續中:適應海水的牧草已在推廣。

海水直接利用的發展,顯示了海洋價值的內在豐富性。

七、海洋可再生能源

海洋里的可再生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等。這些能源在海洋里晝夜不息,都屬於不可耗盡的再生能源。而兒,開發不占陸地空間、不污染環境,又可開展綜合利用,一舉可以多得,是一種符合人類長遠根本利益的能源資源。特別是在油氣、煤炭等現用主體能源耗盡有期的情況下,海洋里可再生能源更有其令人嚮往的開發價值。

海洋的潮汐、波浪、海流、溫差和鹽差能蘊藏量比較大,世界海洋能的總蘊藏量,我們尚無較為可靠的資料,僅就我國鄰近海域的調查計算,除波浪能之外,其他均在1億千瓦以上,年發電量均可達2 500億千瓦小時以上。由此可見,世界海洋的總蘊藏量之龐大。這幾類能源投入利用的,目前僅有潮汐能發電,其他能源還在研究試驗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