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漢墓的挖掘
2002年春,為配契約三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海曲墓地進行搶救發掘。共發掘墓葬90座,為山東地區迄今保存最完好漢墓,全部屬中小型墓。
“王墳”和“娘娘墳”是挖掘的重點,兩座墳中最大的墓葬都位於邊緣,因此,中間的墓葬都保存完整,較大的幾個墓葬都被盜墓者“光顧”過。“王墳”中最先被發掘的兩個大型墓葬中,其中一個已被徹底破壞,空空如也。另一個也是僅有個別物品保留了下來。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其他墓葬盜賊大都光顧過,但不知為何均半途而廢,個別的盜洞雖然已經到了槨蓋板,有的甚至已將蓋板鑿了一個淺洞,但並沒有進入槨棺。墓地中惟一的一座重棺墓,盜墓賊將蓋板鑿開洗劫了器物箱,並將外棺鑿開,但最終放棄了內棺。
最先清理的110號墓屬於一棺一槨帶邊箱的墓葬,邊箱內放置釉陶罐、壺等,僅銅鏡就出土了8面。
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動不已的是106號墓的清理。這是一座狹長的一棺一槨墓葬,開口在中間部位。雙層槨蓋板,頭箱、腳箱、邊箱一應俱全。該墓的發掘可謂有驚無險。一開始,考古人員從墓葬開口處就發現有人動過此墓,暗想此墓又完了。但清理到槨蓋板後卻發現,盜墓賊雖然已接近了槨室,並將槨蓋板鑿了一個淺坑,但未進入墓室便放棄了,槨蓋板下的棺木竟毫髮未損。
此次發掘搞清了墓葬封土的堆積形式和形成過程,了解了棺槨結構和埋葬方式,對於研究山東東南沿海一帶葬制葬俗及當地文化民俗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海曲漢墓的葬品
海曲漢墓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陶、銅、漆、木、竹、玉、鐵、角器等1200餘件,其中北方最美的500件漆木器和北方罕見的刺繡絲織品,是山東地區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對於研究漢代漆器製造業和紡織手工業的水平及產地是不可多得的實物。出土竹簡有武帝“天漢二年”的明確年號,意義重大。
海曲漢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隨葬品,尤其漆器和紡織品,富比王侯,充分證明山東齊國乃至日照海曲縣是漢代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海曲漢墓的價值
海曲漢墓不以墓主身價增榮,也不以出土重器寶物著稱,而是以墓葬群落眾多和保存完好得到專家的特別青睞。它出土的大量帶有民間工藝色彩的日用品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漢代器物,不僅有文物價值,更有文化價值,對於研究漢代一般民眾的生活和習俗、了解漢代社會文化的豐富多彩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