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漢字]

浪[漢字]

浪,讀作làng,基本字義:1. 大波:波~。海~。巨~。風~。~濤。~潮(亦喻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風平~靜;2. 像波浪起伏的:麥~。聲~;3. 沒有約束,放縱:放~。流~。~費。~跡。~人。孟~。

基本信息

筆順編碼

小篆 浪 小篆 浪

筆順:4414511534

編碼:CJK

統一漢字:U+6D6A

五筆:IYVE

倉頡:EIAV

四角:33132

詳細釋義

⒈對於它的第一個意義,“波浪”,由局部風引起海洋、湖泊和河流的表面狀況。

2.“浪”還有褒義的意思,像“大姑娘美來那個大姑娘浪,大姑娘走進了青花帳”,這裡面的“浪”指女子美麗,風情萬種,溫婉可人。

3.源自於網路用語,表示一種類似於囂張而自信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帶有些“浪蕩”的意思。

4.無拘無束,沒有約束。

5.單方面過分誇張地向另一方表示親呢的行為。

6.不用專注地做一件事,可以四處蹦躂,相當於歡脫的意思。

7.姓氏。

8.在安陽話中,浪也有搞笑或者沒有把某件事辦好的意思。

9.放蕩、輕浮的行為。

10.在關中話中,浪有“玩”的意思,一般說“出去浪”就是“出去玩”的意思,也有說別人“浪到哪去了”就是“跑到哪兒去玩了”的意思。

例1:浪漫

例2:東北及西北的一些地區,讓小孩子出去玩,作業寫完了,出去浪去吧。

例3:用於古代戰爭,君子不浪戰,一戰定乾坤。

字意用法

làng

<名>wave;swell;things undulating like waves;billow;

<形>(無約束; 放縱)unrestrained;profligate;

<副>(自由自在)freely;

<動>[方] (逛)stroll;ramble;

<名>

1.(波浪)wave; swell; billow; breaker:

2.(像波浪起伏的東西) things undulating like waves:

3.(姓氏) a surname:

<形>

1.(無約束; 放縱) unrestrained; profligate:

<副>

1.(自由自在) freely:

<動>

1.[方] (逛) stroll; ramble

〈名〉

⑴ 波浪,水因風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動 [wave]

風起浪涌。——《世說新語·雅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溫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賦》

⑵ 又如:風浪(水面上的風和波浪);激浪(洶湧急劇的波浪);浪波(浪頭。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滾的樣子)。

⑶ 像波浪起伏的樣子 [sth.resembling wave]。如:熱浪;林浪;麥浪。

詞性變化

làng

〈動〉

⑴ 逛,無事到處遛 [wave;wander]。如:他沒事到處浪;浪走(無目的胡亂走);浪蹌(走路不穩);浪跡萍蹤(四方漫遊,行蹤無定)

⑵ 勾引,勸…發生性關係 [seduce]。如:浪漢(挑逗男人)

⑶ 〈方〉∶敞開,亮出來 [open]

接著是家家都“浪山頭”了。——茅盾《春蠶》

làng

〈形〉

⑴ 放蕩;放縱 [unrestrained;dissolute]

謔浪笑敖。——《詩·邶風·終風》

⑵ 又如:浪弟子(稱行為放蕩、不知檢束的青年人);浪事(不好的事;令人生厭的事);浪蕩鬼(對放蕩不檢的人的鄙稱)

⑶ 言詞不乾淨;隨口說髒話 [dirty]

小嶺這個令,浪得很!好好的說一個飛觴解穢罷。——清· 魏子安《花月痕》

⑷ 空 [empty]。如:浪廣(猶空泛);浪蕩(空闊);浪蕩燈(懸空掛著的燈,吊燈)

⑸ 無用 [useless]

你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這府里希罕你的那扔不了的浪東西!——《紅樓夢》

⑹ 破爛 [tattered;ragged;worn-out]

這府里希罕你的那朽不了的浪東西?——《紅樓夢》

⑺ 輕易;隨便 [freely]。如:浪舌(隨意亂說);浪罵(亂罵);浪侃(胡侃。胡說,瞎扯);浪使(亂花費);浪語(胡說,亂說)

làng

〈副〉

⑴ 徒然;白白地 [in vain]。如: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浪泊(徒然停留);浪度(虛度)

⑵ 〈方〉∶極 [extremely]

我女兒一見就喜浪了。——韓起祥《劉巧團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荊山,東西流為滄浪之水。

又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又浪浪,流貌。《屈原·離騷》沾余襟之浪浪。

又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又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又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又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又莊浪,縣名,屬平涼府。

又《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又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又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注》浪,意萌也。

又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又姓。晉浪逢。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浪

滄浪水也。南入江。從水良聲。來宕切

說文解字注

滄浪水也。按據此解可證前後某篆下皆當雲某水也。淺人刪之。存一水字。非是。南入江。禹貢曰。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許以漾浪沔三篆全偁道漾。經文記禹時漢水故道也。其下流為滄浪水入江。與今水道同。其源出隴西氐道嶓冢山至武都者,今不可考。從水良聲。來宕切。十部。按當平聲。今但為波浪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字形對比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