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中心依託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整合省內外城市治理研究資源,建立跨學科、跨領域、開放性的研究平台。 研究方向1.城市發展與治理理論研究本方向從理論層面對城市發展與治理進行研究,將城市治理納入城市發展視野,探索以城市治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2、“城市病”形成機理與綜合治理研究本方向從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視角出發,關注城市發展的危機和挑戰,追蹤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城市病”,探尋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和預防、治理“城市病”的科學路徑。


伴隨城市化快速推進,人口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住房緊張、貧富兩極分化、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城市病”集中爆發,成為當前乃至今後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社會矛盾最集中、各級黨委政府最關注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是國內首家具有政府背景,以城市治理為研究任務的專門研究機構。中心依託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整合省內外城市治理研究資源,建立跨學科、跨領域、開放性的研究平台。中心以打造中國城市治理研究“智庫”為目標,以探索城市化的中國模式和破解中國"城市病"為己任 ,為各級黨委政府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經營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研究宗旨:破解“城市病”、推進城市治理、指導城市科學發展
研究願景:立足杭州、服務浙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基地目標: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城市治理研究“智庫”

組織機構

首席專家:藍蔚青馬力宏徐吉軍
中心主任:王國平
中心副主任:阮重暉、江山舞(執行)
辦公室主任:李 燕

研究特色

本基地以系統科學理論和“城市有機更新”理念為指導,緊緊把握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和新型城市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以“城市發展與城市病治理”為主攻研究方向,以“立足杭州、服務浙江、輻射全國、走向世界”為研究願景,匯聚城市管理者和專家學者的智慧,致力於城市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與能力創新。綜合管理學、社會學、系統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研究力量,深入剖析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乃至全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城市流動人口、城市交通、城市教育、城市文化遺產、城市生態環境等突出“城市病”的癥結所在,闡釋城市治理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建設之間的內在關係。在借鑑國外城市治理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城市治理問題開展理論探索、實踐比較、經驗總結、個案分析,試圖構建中國城市治理的理論與政策框架,提出城市治理的理念、思路、方法、路徑、措施,為推進浙江乃至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科學、實踐可行的決策參考。

研究隊伍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整合省內外城市治理研究力量,已經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專職及核心研究人員共45人(專職研究人員30名,占67%;兼職研究人15名,占33%),其中:教授、副教授27名,占60%;30-39歲青年研究人員21名,占46%;博士20名,占44%。

研究方向

1.城市發展與治理理論研究
本方向從理論層面對城市發展與治理進行研究,將城市治理納入城市發展視野,探索以城市治理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在“城市有機更新”理論指引下,按照“總結經驗—謀劃戰略—創新體制”的思路,重點研究城市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戰略規劃構想和治理體制機制。
本方向依託新世紀以來杭州城市發展與治理特別是“城市有機更新”的成功實踐,以各級城市管理者深度參與的問題導向研究為基礎,積極為浙江新型城市化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先後完成了《城市論》、《城市怎么辦》、《城市學總論》等多部城市治理重要著作,在國內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2、“城市病”形成機理與綜合治理研究
本方向從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視角出發,關注城市發展的危機和挑戰,追蹤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城市病”,探尋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和預防、治理“城市病”的科學路徑。
本方向在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民工市民化、征地拆遷與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等領域,已形成一批有影響的成果以及推進中的研究項目,成果轉化和社會貢獻突出。同時,每年圍繞“城市病”開展優秀研究成果徵集評選活動,奠定了在國內“城市病”治理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為今後廣泛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礎。
3、城市歷史文脈與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本方向以多學科視角研究城市歷史文化,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城市景觀(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方法在中國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實踐為重點,探索新型城市化進程中保護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的路徑和方法。
本方向在國內及亞太地區均具有開拓性。近年來已從杭州入手,編纂出版《杭州全書》近300種。與UNESCO共建世界遺產保護杭州研究中心(以HUL為特色方向),組建歷史城市景觀保護聯盟(成員已達52家),發表《HUL保護杭州宣言》,發布年度《中國HUL保護髮展報告》,舉辦年度文化遺產國際會議,提供培訓、諮詢服務,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文化遺產研究平台和“智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