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平鎮

和平鎮素有長興南大門之稱,東與湖州接壤,西與安吉毗鄰,北臨西苕溪,南倚天目山脈,是湖州市十一個中心鎮之一,也是組團長興南部經濟發展的中心。

地理位置

圖片 圖片

素有長興南大門之稱,東與湖州接壤,西與安吉毗鄰,北臨西苕溪,南倚天目山脈,是湖州市十一個中心鎮之一,也是組團長興南部經濟發展的中心。和平鎮歷經兩次行政區劃調整,由原來的和平、便民橋、長城三個鄉鎮合併而成,全鎮區域面積142.8公里,轄21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人。2004年在全國千強鎮綜合評定中,位於全國第600位,先後被評為省級衛生鎮,省級體育先進鄉鎮,省級教育強鎮,省級東海明珠工程鄉鎮,市級文明鄉鎮,並被列為省級現代化建設示範鎮。

區位優勢

,交通條件發達。長和公路、呂和公路匯集和平鎮區,11省道貫穿全境,連線杭寧高速和在建的申蘇浙皖高速入口均在15分鐘車程。水上運輸有和平港、長城港直達西苕溪,連結長湖申線航道。距上海、杭州、南京、寧波、蘇州、無錫、嘉興等大中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內。鎮域內鎮村道路建設發展迅速,構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為和平物流暢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

歷史文化

和平鎮文化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有1500多年文化內涵的城山景區;有海拔560多米的韓國佛教國師尋訪祖師遺址霞幕山景區;有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的和平水庫(周塢山)景區。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浙北古人類生活最早遺址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久負盛名的法海禪寺遺址、晉建威將軍莫垓之墓、孔子周遊列國歇息之處七里亭、兩獅戲繡球、男女仙人石等歷史人文景觀,為和平的旅遊休閒提供了富有特色的勝地。
和平地勢形態多樣,農業資源豐富。有耕地面積5.9萬畝,緩坡山地6萬畝,林業用地11萬畝,水面3萬畝。現已建成“城山”牌桃子、“霞幕山”白茶、“今明牌”大米和“城山牌”竹筍四個國家級無公害農業基地。萬畝和平白茶,品質優異,東山塢、基隆塢等名優茶廠,近兩年來在中國國際茶文化博覽會、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比、北京馬連道茶葉節暨浙江名優綠茶評比等活動中連續獲得6個金獎。生態高效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亮點紛呈,旭升茶園、綠海竹園、聖田花園、吳村桃園、城山農家樂等農業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一產與二、三產業共同發展的現代農業新路子。
和平工業結構合理,經濟發展強勁。鎮域內現已探明礦產資源10餘種,還有江南儲量最大的硼礦資源,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和平的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和平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結構調整,工業經濟布局逐趨合理,礦山產業在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已初步建成了和平工業園、永達工業孵化器、回車嶺工業孵化器等工業基地;形成了精細化工、家居服飾、機電製造、竹木加工、新型建材五大支柱產業。2005年全鎮規模企業達到18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3家,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值達22.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3億元,財政總收入4500萬元,人均收入6249元。
和平集鎮建設加快,市容面貌煥新。經過五次開發改造集鎮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萬人,新建了和興街、和中街、華興街和三星級和平賓館,開發商住樓6萬平方米,占地近17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為全縣鄉鎮之最。全鎮從事商貿服務業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500多家,年商業貿易額達5億元,成為輻射周邊20公里的商貿中心。
和平各項事業進步,社會和諧發展。全鎮現有基層黨組織34個,黨員1054人,鎮機關工作人員85人,其中國家公務員38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投入960萬元新建了和平中心國小,投入3000萬元,啟動了和平中學的整體搬遷工程。全鎮有線電視通村率達到100%,入戶率達87.9%。文化隊伍穩定,文體活動豐富,成功爭創了國家級一級文化站和省級東方明珠工程。
和平是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工貿強鎮。在“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改革開放的和平人民,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將以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統領社會經濟發展全局,攻堅破難,團結拼搏,為打造浙北地區富有競爭力的生態型工貿強鎮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