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史蒂夫·賈伯斯傳》記錄了在富有開創性的數位化商業時代,一位令人羨慕的業界風雲人物的經歷和生活。賈伯斯本人在生活和創業過程中經歷的大起大落在本書中有詳盡的講述,對於其工作和人生的諸多變化,《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史蒂夫·賈伯斯傳》作者傑弗里·揚也作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報導。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史蒂夫·賈伯斯傳》試圖向讀者展示一個真實的賈伯斯和他締造蘋果帝國的過程。從小對電子產品的好奇心讓賈伯斯與他的兒時玩伴沃茲創建了蘋果公司,之後因其個性,與身邊的好友、女友分道揚鑣,最終離開蘋果公司。但他的商業生涯並沒有結束,對科技的著迷和市場行銷的衝動,讓他與舊識建立NeXT公司、皮克斯公司,與迪士尼公司合作進軍數字電影領域。歷經各種挫折之後,他又回到蘋果公司,像拯救“瀕臨滅絕的恐龍一樣”把世界的電腦產業帶出低谷,並創造出了一個個令人咋舌的革命性的“i”系列產品,iMac,iBook,iPod,iPhone,iPad……
他似乎擁有無窮盡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創造出一個個商業神話和新奇產品,這不僅改變著他自己的現實世界和內心世界,也時刻改變和影響著全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對未來科技的認識。
作者簡介
傑弗里·揚,《蘋果世界》雜誌(Mac World)的創刊編輯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擔任《福布斯》雜誌的矽谷特約編輯,負責撰寫人物特寫。1997年,他參與創辦了福布斯網站,並著有《福布斯電腦革命史》(Forbes Greatest Technology Stories)一書。
威廉·西蒙,暢銷書作家,曾獲“環球工商管理圖書獎”提名。他創作的電影和電視劇本也曾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序
第一部怒放與凋零
1 人生起步
2 公司誕生了
3 “讓我們當海盜吧!”
4 告別“蘋果”
第二部新的開始
5 NeXT公司:賈伯斯的“下一站”
6 進軍好萊塢
7 攜手迪士尼
8 重返“蘋果”
第三部東山再起
9 億萬富翁
10 開創新領域
11 “我的地盤”:iPod、iTunes
12 巨人之爭
13 輝煌時刻
尾聲
致謝後記
附錄
作品評價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一書,展示了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的個人創業經歷。這個活在自己想像世界裡的奇才,雖經歷過各種挫折,但他那無所畏懼的個性使他一直努力實踐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
回顧個人電腦數十年的發展歷史,讓人感到有趣的是,其中的許多大腕都與大學“有仇”:無論比爾·蓋茨,還是戴爾,或者蘋果電腦的總裁史蒂夫·賈伯斯都沒有讀完大學。但他們憑藉自身的努力不僅贏得了個人事業的成功,更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生活方式、改善了無數人的生活。
賈伯斯是一個私生子,早年被養父和養母收養。少年時代,他有緣結識了不少電子工程師,從而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期間,賈伯斯認識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夥伴沃茲,後者是一位電腦天才。兩個人在求學期間聯手研製成功了免費偷打長途電話的裝置“藍匣子”,並由賈伯斯負責推銷出去。這次合作,不僅讓他們嘗到了經濟上的甜頭,更促使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76年,年僅21歲的賈伯斯和26歲的沃茲成立了一家電腦公司。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蘋果公司。他們的事業,是從設計製造第一塊電路板開始的,並因此積累了第一桶金。1980年,蘋果公司在華爾街上市。一夜之間,賈伯斯成為一名年輕的億萬富翁。之後,隨著企業的壯大和發展,他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但他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85年,因決策上的失誤頻出,賈伯斯從蘋果出走並成立了NeXT公司,取得了不俗的業績。1996年,在蘋果公司負債累累的時候,賈伯斯毅然回到蘋果,拯救自己一手創立的企業。並通過改革促使蘋果扭虧為盈。
在《活著就為改變世界》這本傳記中,賈伯斯對其前半生的傳奇經歷進行了一次重溫。無疑,他是一個複雜的人。在他的身上,不僅有美國人特有的硬漢氣質,而且,性格也十分複雜。在工作中,有時他是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他卻喜歡獨來獨往。有人把他的這種多面人格歸結於早年的成長經歷,或許這是有道理的。
眾所周知,電腦產業是一個工程量巨大的領域,在業界,兼容和共享一直是一面光輝的旗幟。但早年的蘋果公司,經營理念竟然是獨來獨往。雖然蘋果憑藉獨特的外觀設計和無與倫比的創造性思維不斷贏得認可,但最終仍然敗走麥城。究其原因,不外乎在當今世界,電腦產業的主導權已經越來越多地被軟體生產商所左右。而蘋果,歷史上其長處是硬體的生產與經營。尤其可怕的是,蘋果公司長期拒絕與其他軟體公司合作。這使其自絕於整個網際網路產業之外,走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
賈伯斯是一條硬漢,曾經身患胰腺癌,在死神的手掌里得以逃脫。他更是一個冷酷的人,早年與女友同居,育有一女。但他拒絕與其結婚,不肯承認孩子是自己的,直到法院判決才不得不承認。蘋果公司上市以後,這位億萬富翁也不是一個慷慨的人,早年跟隨他一起打拚的技術人員,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當然,這並不影響賈伯斯作為一名傳奇人物出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