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漫, 新華社社員,安徽省臨泉縣人。武漢大學英文系畢業。2001年7月至2003年10月駐科威特記者,參加過伊拉克戰爭報導。2004年初去過印度參加過印度洋海嘯報導。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駐巴勒斯坦首席記者,其餘時間都在做翻譯。
個人簡介
縱觀新華社記者洪漫的記者經歷,似乎總與戰爭和災難聯繫在一起:伊拉克戰爭、印度洋海嘯及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內部衝突等。曾身陷險境,也曾恐懼無助,但如她所言:“在亂世之中,我感受著衝鋒陷陣的感覺、守望相助的溫暖和無限信任的感動。
事跡簡介
“在熱點地區發出中國的聲音”
第一次與戰爭零距離接觸是在2003年,也就是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當時,洪漫是新華社駐科威特記者。“身為新華社記者,不僅僅代表著新華社,更重要的是能在熱點地區發出中國的聲音。我很幸運,因為我記錄了這場戰爭從備戰到結束的全過程。”洪漫說。
幸運的背後,是無數的付出。為了得到前往美軍基地的採訪機會,她跟美軍軍官和美國駐科威特使館“軟磨硬泡”;為了得到第一手資料,她和幾個同事每天背著防毒面具和防生化服,穿梭在防空警報響徹的街頭……辛苦終有回報,國內的讀者通過她采寫的《“沙漠之春”瀰漫戰爭氣息》、《科威特戰前素描》、《走進阿里夫堅美軍基地》等報導感受著戰前的陰雲。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天剛蒙蒙亮,洪漫和幾位同事驅車去伊科邊境採訪。到了檢查站,就發現現場一片慌亂,一問才知道,幾分鐘前剛有一枚“飛毛腿”飛彈打了過來,上頭命令他們做好防生化的準備。洪漫和幾名記者此刻也顧不了這么多,堅持採訪,直到最終被軍人們“趕走”。
戰爭尚未完全平息,洪漫赴伊拉克採訪,用手中的筆與相機記錄下飽受戰亂之苦的伊拉克人對未來生活的迷茫、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我只看了他一眼》、《走進烏姆蓋斯爾伊拉克戰俘營》、《踏訪戰後巴斯拉》等報導感動著每一位關注生命的讀者。
“我更關注亂世中人性的堅定與溫情”
2006年11月,洪漫再赴巴勒斯坦地區,任新華社加沙分社首席記者。
剛到巴勒斯坦沒多久,洪漫就趕上了在拉姆安拉爆發的嚴重衝突。“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真刀真槍的交鋒。”職業的敏感令她不顧一切往前沖,中途幾次被安全部隊成員拉到汽車後面躲避子彈,但她仍時時探頭尋找自己的拍照目標:父親拉著兩名幼子倉皇逃離現場的恐懼,母親把孩子死死護在懷裡時臉上掛著的無助,一臉稚氣滿不在乎往前沖的武裝人員。
槍戰平息之後,雙方爆發了近乎肉搏的衝突。在場的其他記者在搶到這些鏡頭之後,紛紛離開了現場。洪漫留了下來,她注意到一些婦女正手拉手地結成人牆,阻擋在衝突雙方中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制止大打出手的同胞兄弟。她拍下了她們毫不畏懼的堅定眼神。
洪漫說:“我關注衝突,更關注亂世之中人性的堅定與溫情。”
帶著心底的這份關懷,在滿目瘡痍的印度洋海嘯災區,洪漫走進艱難復學的學校,看到了雖然光著腳丫趴在冰涼地上寫字卻開心不已的孩子們;在為海嘯孤兒臨時搭建的孤兒院裡,她看到了失去親人的孩子用水彩筆畫出對未來的憧憬。
被戰火燒得焦黑的伊拉克油田,地上盛開一朵小黃花;伊拉克戰俘營,戰俘們臉上掛著對自由的渴望——從這些被洪漫記錄下來的點點滴滴中,讀者體會到了更多更多。
“身為見證者,我為此自豪”
“在巴勒斯坦工作的近一年時間裡,我養成了多個習慣:習慣了槍聲,習慣了衝突場面,習慣了流血和群情激昂的葬禮,習慣了危險艱苦的環境,習慣了沒日沒夜的工作,習慣了單調枯燥的生活,習慣了對家人的內疚……”洪漫在一篇日記中寫道。
身邊外國同行身中3槍倒下時,洪漫有過恐懼;看到分社的汽車在交火中彈痕累累,她心有餘悸;在被催淚彈刺激得睜不開眼、半夜被槍聲吵醒時她有過煩躁;在難得的閒暇時,對國內父母的牽掛和對兒子的惦念令她難過……但洪漫更珍愛記者這個職業。“這其中我見識了不少,得到很多。”
“總有人問我,為什麼選擇戰亂和災難?不可否認,在採訪中我也曾有過恐懼,有過動搖,但身為記者,身為這些事件的見證者,我知道自己肩負著尋找真實的職責。我為此自豪。”洪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