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洛神圖》是黃胄所作,其款識為:“一平同志囑正。一九六五年初春,黃胄畫”,鈐印為:“黃胄畫印(朱) 黃胄寫意(朱)”。
創作背景
20世紀70年代中期,曾任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的王一平被打倒後獲得了“解放”,擔任了分管知青工作的市革委副主任的閒職。一次途經濟南,王一平走訪了同為書畫好友的老部下,任職於濟南鐵路局黨委副書記的宋承德。
在60年代,宋曾長期在北京鐵道部工作,與有喝酒同好的黃胄關係甚密,經常在一起喝酒論畫,黃胄甚至把自己的金獎作品,巨幅《洪荒風雪圖》贈送給宋承德。宋承德向王一平出示了一幅上款為“辛穎”(宋承德夫人)的黃胄《洛神圖》,不無炫耀地說這是黃胄畫過的唯一的一幅《洛神圖》,畫中的仕女臉型微胖,服飾簡單,擅長現代人物畫但極少畫古代仕女的黃胄顯然是借鑑了傅抱石的“湘夫人”。
不久後在一次到東北走訪上海知青後返滬的途中,王一平在北京作短暫停留,專程訪問了黃胄,當時正值“四人幫”批“黑畫”,黃胄與李可染等一起被批為“黑畫家”,封筆賦閒在家,心情甚是苦悶,老朋友的到訪讓他極為高興,王一平提及了那幅《洛神圖》,話題自然就從楚王好細腰,趙飛燕得寵漢宮,談到當時東漢三國時期應沿襲前期以纖細為美的世風。他覺得黃胄應大膽畫出新意。王一平還風趣地對黃胄說:“如果洛神像湘夫人,又怎能讓風流才子曹植寫下千古名篇《洛神賦》呢?”
黃胄深受啟發,當即表示要為王一平畫一幅“洛神”,王一平讓他不必急於下筆,先研讀《洛神賦》後再畫。因當時正是“四人幫”肆虐批黑畫時期,黃胄處於挨批封筆期間,因而王一平囑咐他畫洛神時,不寫畫名,繪畫時間寫10年前1965年作。不久,黃胄就完成了此幅《洛神圖》。王一平讓他把畫交到谷牧處存放。
作品賞析
細觀此幅《洛神圖》,細墨淡彩,清新脫俗,在黃胄人物畫中司為獨具一格。為了畫出洛女如同神女般的絕色秀美,黃胄在畫洛女的頭部時使用了他從未展現過的高超的工筆細描筆法,甚至連頭髮也被一絲絲描出,但見佳人髮髻高聳,頭飾精美,臉呈柳葉,細眉彎月,秀目顧盼,朱唇微泯,羞態粉紅,契合“雲髻娥娥,修眉連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洛女的服飾則以黃胄擅長的速寫筆墨疾速而成,潑墨極盡簡筆,表現出黃胄高超的控筆功力,寥寥數筆便繪出洛神的窈窕身姿,可謂:“灼如芙蕖出綠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如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旱露。芳澤無加”。更驚奇的是洛神的飄帶,因畫家的盡情揮灑,填色一揮而就,飄帶的綠色瞬間溢出,立刻就增加了服飾飄逸的動感。
整個畫面,線條簡練流暢,人物清麗傳情,已然沒有傅式仕女的痕跡。但是從不畫水的黃胄在畫水波時還是借鑑了傅抱石的畫法。顯然此畫是黃胄在研讀《洛神賦》後,佳人形神瞭然於胸,激情落筆揮灑而成。之後,黃胄再不曾畫過洛神的題材。
該幅“洛神圖”堪稱是黃胄繪畫中綻放異彩的絕版之作。當你吟讀《洛神賦》,觀賞畫中“翩若驚鴻”、“華容婀娜”的絕代佳人“凌波微步”而來,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穿越之感。
作者簡介
黃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河北騠縣人。著名中國畫畫家、收藏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曾受命文化部,領導創造了中國畫研究院,任副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炎黃藝術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