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崖鄉

洛崖鄉位於柳城縣西部,距縣城大埔鎮 6公里。總面積121.4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61個自然屯。年末總人口2.12萬。全鄉耕地面積2530公頃,森林面積2749.2公頃。鄉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村完國小7所,衛生院1所,業餘文藝隊7支。

洛崖鄉簡介

洛崖風光 洛崖風光

洛崖鄉歷來以種水稻、甘蔗、玉米、花生、黃豆為主,2000年,全鄉根據“穩糧蔗、抓桑菜、促牧林”的思路積極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取利了初步的成效。當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4740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4450萬元,財政收入4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8元。

2000年,洛崖鄉開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完成農村電網改造46個台區,第二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農村初保工作通過驗收,鄉直機關及事業單位清退了44名不在編人員。洛崖鄉有中學1所,中心校1所,完小商品所。當年全鄉籌資50多萬元興建三塘國小教學樓及洛崖中學飲水工程,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同年建成了鄉科技示範服務基地和鄉敬老院。

2005年7月,撤銷洛崖鄉,整體併入大埔鎮,大埔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洛崖申報“知青城”成為國家3A旅遊景區

洛崖鄉 洛崖鄉

2011年,洛崖“知青城”申報成為國家3A旅遊景區、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

時光的流逝本無特殊意義,意義在於其中難忘的記憶。對於知青而言,廣西柳城縣知青城就是這么一個保存燃情歲月記憶的地方。據統計,1953年到1981年,先後有400多名知青曾在柳城縣大埔鎮洛崖社區生活、勞作,給當地遺留下獨特的知青文化和建築。經過保護性開發,如今的知青城已成為當地一個知名的旅遊景點,平均每月吸引超過5000名遊客。

知青城”的建設定位是:開放式、互動性“知青”文化創意產業公園。作為集柳城縣黨建示範帶、新農村建設、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大會戰等於一體的示範點,以“知青”文化為主題,修新如舊,拉開“舊”建設先河。如今,投資350萬元已建成知青街、知青廣場、知青會所、知青印象、知青博物館。相繼還要建設一個表演禮堂,一個知青專場劇目等。目前,創意產業公園的規模建設越來越凸顯出“印象知青”的影響力,與之筋脈相連的經濟實體之軀也逐漸亮出她豐腴的姿態。目前的“知青會所”集體經濟綜合樓,已通過公開招租,以20年租期53萬元承包經營成功。

當前,該縣又正在籌建項目第二期工程,通過招商引資和開發商合作,由洛崖社區整合30畝集體閒置土地租給開發商,租期為40年,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萬元,40年後,開發商在集體土地上建設的三星級賓館、酒店、作坊等資產全部歸社區集體所有,按規劃建設預計資產達8000萬元,折算後社區集體經濟每年收入達200萬元左右

崖山景區:傳說與美景令人大開眼界

洛崖鄉 洛崖鄉

柳城大埔鎮崖山景區有絕壁、怪石、洞景、古榕等“四絕”。但最讓人叫絕的便是崖山的懸崖絕壁。傳說天后娘娘一怒揮劍將洛崖山斬斷,洛崖由此得名。乘船觀望,你會情不自禁地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崖山絕壁如刀劈斧削般直插水中,崖山上怪石嶙峋,形成“獅子滾繡球”“和尚念經”“飛來石”等自然景觀。據說,劉三姐與阿牛哥曾邂逅於此,爾後便有了兩廂偎依的“崖山之戀”。與崖山隔河相望,一棵“鴛鴦古榕”矗立在融江河畔,雖歷經千年風雨卻依然生生不息,綠意盎然。據說劉三姐和阿牛哥也曾到此遊歷,傍晚時分,有人曾見過劉三姐在河邊梳洗秀髮,還曾聽過阿牛哥用笛吹奏的說不出名字的樂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