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 本書作者為歷史系科班出身,又從事金融、商業報導多年,其任職於新華社駐香港財經記者多年。本書是在他長期跟蹤關注研究怡和的基礎上,查詢了大量中外文歷史資料和採訪了眾多怡和高層之後寫成。是目前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本關於這家全球唯一成立於1840年鴉片戰爭前、經歷了170餘年仍活力猶在外資企業的最全面、最權威、最詳實的一本企業傳記。
2.新中國成立前,怡和曾深入影響著中國內地和香港,它的罪惡崛起和發展歷程,值得後人思考、研究和借鑑——一家靠瘋狂售賣鴉片起家的世界第一個恐怖組織,緣何會變成對近代中國影響深遠的商業巨頭?另怡和和中國的近代史有很深的聯繫,關於它的往事以及其建立者渣甸和顛地,以及與之有關係的義律、璞鼎查等,都在國人心中有一定印象,但具體情況了解。解放後隨著怡和退出中國內地,國人對其了解更加有限,現隨著怡和越來越深入內地市場,離百姓生活也越來越近,關於怡和的歷史也越來越有市場閱讀需求。
3. 全書文筆流暢,層次清晰,首要講述了怡和的百年發展史(特別是人們好奇的它在鴉片戰爭中的重要角色、鴉片戰爭諸多不為人所熟知的內幕、以及其轉型傳奇),從這些往事中,使我們感受到近代中國與世界的差距;也豐富呈現了諸多怡和大班們的風采以及渣甸、馬地臣家族的內情,更是將怡和的企業文化、發展戰略、核心原則、用人機制等具體的與時代同步的經營管理方略,巧妙地安插在一個又一個故事中,既讓讀者輕鬆了解的怡和的歷史,更是知曉了怡和的不敗秘訣。
內容簡介
作為“全球500強”之一,怡和洋行是中英鴉片戰爭爆發(1840)前成立於中國的唯一延續至今的外資企業。1832年靠建立“鴉片帝國”起家的怡和洋行,在劇烈變化和咆哮奔流的這段歷史河流中,逃過了無數次危機的打擊,並以驚人的彈性拓展了廣闊多元的業務領域,呈現了一個“百年老店”的別樣經歷和掀起各種風浪的多樣畫面。
本書從1830年代直至當下,完整地敘述了怡和170多年的發展歷程。書中內容以史實和採訪為主,並以故事的形式展開,展示了一家英國公司在東方的冒險及其成敗得失的多彩歷史,堪稱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一面鏡子:如怡和全力投入對中國的鴉片戰爭,私自修築中國第一條鐵路,與李鴻章、張學良大做軍火生意,與招商局和太古展開激烈的水上競爭,與包玉剛、李嘉誠,及滙豐之間的鬥法,以及各種收購攻防戰,參與英國撤出香港的最後博弈……真實的故事寫來如小說情節,讓人看得驚心動魄。
目錄
前言 怡和:一部東方冒險史
第一章 走向東方
01 渣甸:18歲出門遠行
02 廣州夷館區與外商私人生活
03 易貪腐的粵海關
04 東方巨富:十三行行商
05 廣州的跨國“紅頂”商人
06 “行外”商人的衍生與發展
07 鴉片的湧入
08 渣甸的個人貿易
09 渣甸辭職“下海”
10 馬地臣:在東方的早期經歷
第二章 澳門、黃埔與伶仃洋上
01 三角貿易:變化的貿易圖景
02 澳門與黃埔:鴉片貿易龍頭地位的爭奪
03 廣州:寶順洋行前世
04 北京:皇宮裡的鴉片吸食者
05 澳門:賄賂基金的設立
06 渣甸與馬地臣早期的鴉片買賣
07 “葉恆澍案”引發的禁菸行動
08 艱難抉擇:伶仃洋鴉片基地的確立
09 鴉片:“最有紳士氣派的投機生意”
10 渣甸與馬地臣在伶仃洋
第三章 沿海鴉片走私網
01 渣甸·馬地臣行正式開張
02 衰落與崛起:兩個怡和洋行的不同命運
03 早期探索:鴉片直銷東南沿海
04 傳教士郭士立:最佳鴉片翻譯
05 飛剪船隊:鴉片貿易的制勝武器
06 “成功”北拓:從澳門到舟山
第四章 律勞卑之死
01 時代之變:東印度公司壟斷終結
02 派遣駐華商務監督:英國政府的反應
03 強硬者抬頭:渣甸等散商的反應
04 大清朝野的懵然無知
05 律勞卑:傲慢強硬與勞苦卑下
06 律勞卑之死
07 沉默政策與矛盾公開化
08 馬地臣返英聯手工商界
第五章 從禁菸到戰爭
01 禁與弛:禁菸問題大辯論
02 鴉片·白銀·癮君子
03 欽差南下與渣甸離華
04 禁菸風暴與馬地臣繳煙
05 為戰爭奔走呼號的渣甸
06 鴉片戰爭爆發
07 林則徐、琦善和義律相繼被免職
08 與渣甸、馬地臣親密接觸的璞鼎查
09 戰時鴉片生意
10 怡和洋行的勝利
第六章 香港上海時代
01 鴉片貿易:合法與非法
02 目標游移:香港取代舟山
03 怡和洋行總部移港
04 鴉片與苦力貿易:香港的起死回生
05 廣州的低迷與上海的崛起
06 香港:新鴉片集散中心(一)
07 上海:新鴉片集散中心(二)
08 金錢、土地與權力:返英後的渣甸和馬地臣 2
09 權力交替:兩個家族的子侄們
第七章逐鹿航運
第八章鐵路悲歡
第九章金融強權
第十章工貿制勝
第十一章轉折年代
第十二章無遠弗屆
第十三章風雨飄搖
第十四章黯然撤離
第十五章欲去還來
附錄
1 怡和中的渣甸-凱瑟克家族成員
2 渣甸-凱瑟克家族成員出任怡和合伙人及董事時間一覽
3 怡和集團主要成員及基本結構(截至2010年3月)
4 人名、機構名譯名對照表
5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回憶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