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按摩Thai Massage
泰式按摩發源於古印度的西部,創始人是印度王的御醫吉瓦科庫瑪,他至今仍被泰國人民奉為醫學之父。他的傳統醫藥及按摩知識技法由傳教的僧人帶入泰國,並由泰王召集,廣泛吸收他們的傳統醫藥及按摩的寶貴經驗,並銘刻在大理石上,鑲嵌於瓦特波的臥佛寺的遊廊壁上。並成為訓練傳統泰式按摩的基地。 泰式按摩為泰國古代醫學文化之一,擁有四千多年歷史,源遠流長。古代泰國皇族利用它作為強身健體和治療身體勞損方法之一,成為受中外重視的天然治療。 泰式古法按摩,除了大家熟悉的關節紓整外,更有自成一套的經脈、穴位按壓及伸展理論。利用手指、手臂、膝部和雙腿等按摩對方穴位,又在肌肉和關節上按壓和伸展,令身體、精神和心靈回復平衡,促進血液循環、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運作正常和肌肉皮膚新陳代謝。定期進行,令人體精神和肉體保持最佳狀態。
泰式按摩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貴賓的最高禮節。
主要分為保健按摩和娛樂按摩兩類。
手法
1、點(壓)法 2、揉(拿)法 3、推法 4、劈叩法 5、踩(跪)法 6、運動關節法
泰式的特點
1、向心性:泰式按摩一般從足部開始,並向著人體的中心部位多排點壓按結合的手法。
2、細膩性:泰式按摩多採用細膩的指壓手法,著重對人體四肢和大肌肉群進行拉伸推捏等,使手掌心的力量均勻滲透到肌肉深處,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
3、關節活動性:指壓後頸部,腰部,四指部的旋轉,扭動反扳背法等手法的廣泛套用。
4、治療保健二重性:泰式按摩具有明顯的消除疲勞,放鬆肌肉,調暢情志,另外對於肌肉損傷,痛風,炎症等有明顯療效。
泰式保健按摩是流行於泰國的一種按摩方式,是由我國的傳統按摩手法演變而來,它以活動關節為主,手法簡練而實用,是保健的較佳手法之一。它以活動關節為主,無穴位之說,不同於中式按摩。簡便易學,難易適中,實用性強。泰式按摩非常注重背部、腰部的舒展,按摩師從腳趾開始一直作業到頭頂才算結束一套動作,從足部向心臟方向進行按摩。手法幾乎涵蓋了按、摸、拉、拽、揉、捏等所有動作.泰式按摩是跪式服務,左右手交替動作,用力柔和、均勻、速度適中、順序進行。浴後經泰式保健按摩,可以使人快速消除疲勞,恢復體能,還可增強關節韌帶的彈性和活力,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功能,達到促進體液循環,保健防病,健體美容的功效。
泰式按摩是各種按摩中最激烈的,按摩時無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師從腳趾開始向上按摩至頭頂結束,其中背部、腰部和關節是按摩重點。按摩師利用兩手、兩臂、兩腳及全身重量滾壓、伸展、拉抻體驗者的身體,刺激肌肉和結締組織。按摩過程中會感到疼痛,尤其是第一次體驗者,可能受不了泰式按摩的大動作,負責的按摩師會與體驗者溝通按摩力度,並提醒其徹底放鬆身體、不要擰著勁。
主打功效——增強身體柔韌性
如果你希望活動關節、舒緩肌肉、增強身體柔韌性,又不願或沒有時間主動運動,不妨試試泰式按摩。這種按摩其實是對體驗者施以的被動瑜伽,利用獨特的推拉蹬搖踩等手法,通過壓足、壓腰、踩脊等方式作用於肌肉筋膜和關節等部位,按摩後如同進行了高強度運動。 (其他功效——緩解身心疲勞、加速脂肪燃燒、調節胃腸等臟器功能、增強免疫力)。
利
①疏筋通絡,緩解疼痛和麻木。
②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復椎體和小關節滑脫,解除神經壓迫。
③緩解肌肉緊張和痙攣,有利於頸椎活動。
④松解神經根和軟組織粘連,緩解症狀。
弊
強力的粗暴的推拿手法完全有害尤其對脊髓型頸椎病病人。由於椎管容量本身小,已受到不同程度壓迫,受到突然衝擊可能會產生癱瘓。所以推拿宜採用輕柔和緩的放鬆手法,來達到對頸椎病的疏筋通絡、止痛止麻、解痙和最後緩解症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