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理位置
普照寺位於泰山南麓的凌漢峰下。峰巒環抱,翠柏掩映亭殿樓閣,氣象崢嶸。清人有“門前幾曲流水,寺後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山光雲影玲瓏”的贊詠。歷史傳承
傳為六朝古剎,又據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普照寺為唐宋時古剎。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題為“普照禪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後屢遭兵燹,基址獨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麗僧滿空禪師登泰山、訪古剎,在泰山20餘年,重建竹林寺,復興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餘人。現存明正德十六年《重開山記碑》記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並於佛誕之日依古制建壇傳戒。道光年間(1821-1850)建佛閣(今摩松樓)。光緒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東西配殿。建國後多次修繕。1984年將後院闢為“馮玉祥在泰山”陳列室。
風光特色
六朝松,狀如華蓋。松旁為篩月亭,每當皓月當空,松下銀灰萬點,如同篩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擊發鐘磬之聲,且四角及中間音色有別,名五音石。亭北為摩松樓。篩月亭聯:“曲徑雲深宜種竹,空亭月朗正當樓”。馮玉祥先生隱居泰山時,以泰山習俗和民生疾苦為題材,寫了很多白話詩,自稱“丘八詩”,由趙望雲配以漫畫,刻製成碣,立於院中。後盡毀,現已重刻。
後院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裊裊婷婷,清代光緒年間何煥章游山至此,題“一品大夫”。
後院正房與摩松樓相接,額題“菊林舊隱”曾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現闢為紀念館。楹聯為:“松曰好青,竹曰好綠;天吾一磚,地吾一瓦。”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六朝古松已於2010年死亡。山東農業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林學教授告訴記者,該松屬於松科松屬油松種,理論上可以活很長,1600年並非其壽限。景區曾採取包括換土、噴霧等措施,甚至請來了北京的專家診治,但最終效果不明顯。他一再強調,古樹死亡是綜合性因素導致,現在來看人為影響、環境惡化對古樹名木破壞性更大一些。很多古樹周邊環境不利於其生長,比如古樹樹冠根系分布面積大,但周邊往往都是水泥混凝土,不透氣、不通風、不透水,將會加速古樹衰老並引發病蟲害等。鐵籬笆裡面才多大?古樹就和老人一樣,很難忍受這種局限,需要對它們的身體狀況更加關注。
寺院規模
普照寺屬禪宗臨濟派,是華北著名叢林。寺為四進院落,以雙重山門、大雄寶殿、摩松樓為中軸線,左右配以殿廡、寮房、花園等,面積6150平方米,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
一進山門面闊3間,門樓式建築,門前左右置石獅一對,進門為一院,鐘鼓二樓分列東西,鐘樓內置石柱鍾架及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鑄蓮瓣口形鐵鐘。
二進山門為二院,門內兩山牆各開發券拱門。西拱門外有元代經幢一尊,記僧法海於元貞年間(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況。
沿階而上為三院,中為大雄寶殿,五脊硬山頂三開間,前後廊式,端莊雄偉,內供釋迦牟尼鎏金趺坐銅像。東西配殿各3間,院內銀杏雙挺,油松對生,並有清道光年間(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雙檐蓋罩鐵香爐1尊。大殿東西側有垂花門通後院。
後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達數抱,枝密盤曲四伸,樹冠如蓋。上有摩松樓,可摩頂觀松;松下有“篩月亭”,取“古松篩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飛翹,四柱均有楹聯。亭下有方形石桌,敲擊四角和中央,則發出清脆如磬的五種聲音,因名“五音石”。
中軸線之東,有禪院和石堂院;之西為菊林院,山房門額懸“菊林舊隱”橫匾,院內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頗有成就的詩僧,別號“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時遍植菊花,號稱“菊圃”。今寺東南尚有其墓塔遺址。
宗教活動
普照寺為岱陽唯一的四方叢林,明洪武年間泰安府僧綱司設於此。建國後,遊人很多,進香者來往不斷。“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動。1979年恢復宗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