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理察·波寧吉(Richard·Bonynge,1930—),澳大利亞指揮家,就學於悉尼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1962年在羅馬初次擔任指揮登台,由於波寧吉擔任過歌唱家的鋼琴伴奏,對美聲唱法有興趣,也深入研究過芭蕾音樂。
波寧吉與薩瑟蘭(1926—2010)結婚後,潛心於研究歌劇與芭蕾音樂,先後任悉尼歌劇院音樂總監、安布羅西亞歌劇院、科文特花園劇院指揮。波寧吉對芭蕾音樂的節奏有非凡的把握能力,所以是少數幾個指揮芭蕾音樂的權威指揮家之一。
由於對歌劇藝術的深入研究,他和薩瑟蘭、帕瓦羅蒂合作的歌劇作品,都具有相當的水準,其中尤以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貝里尼、多尼采蒂和莫扎特的歌劇為出色。
人物生平
理察·波寧吉(Richard Bonynge,1930年3月29日—),澳大利亞著名的指揮家、鋼琴家和美聲聲樂學者。他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瓊·薩瑟蘭的丈夫。
波寧吉出生於澳大利亞悉尼。在悉尼男子高中畢業後,前往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主修鋼琴。其後,他放棄了用音樂獎學繼續進修鋼琴的機會,成為一名演唱教師。他的其中一位學生便是他早在澳大利亞就曾經陪伴過的瓊·薩瑟蘭。不久,兩人開始相戀,並於1954年結婚,結為事業上的伉儷。
最初,波寧吉擔任薩瑟蘭個人演唱會的鋼琴伴奏。直至1962年薩瑟蘭在羅馬國立聖西西里亞學院的一次個人演唱會時,學院樂團的指揮因病請假,後備指揮也無法到場,波寧吉臨危受命,順利指揮了這場演出。自此,他幾乎指揮了他妻子所有的歌劇演出,並留下大量唱片。
薩瑟蘭與丈夫波寧吉的故事也是音樂界的一段佳話,對歌劇的熱愛使得他們成為一對親密的事業夥伴,兩人的家庭生活大部分是在鋼琴前度過的。
波寧吉被普遍認為是詮釋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初的美聲歌劇與芭蕾音樂的權威之一。而他的大部分唱片錄音也是集中在這兩個範圍,而且多是全劇完整錄音。
他的大部分歌劇錄音的主角女高音都是他的妻子薩瑟蘭,而主角男高音為盧奇亞諾·帕瓦羅蒂的錄音多成為暢銷的歌劇錄音,波寧吉也錄下不少芭蕾舞全劇唱片,當中相當一部分是現在仍在市面發售的唯一版本,不過也有部分樂評批評他錄音中的節奏處理和強弱對比過大,他的唱片錄音多由迪卡唱片公司(DECCA)發行。
波寧吉曾在1974年到1978年擔任加拿大溫哥華歌劇院音樂總監,1975年至1986年為悉尼歌劇院音樂總監。鑒於他對音樂的貢獻,1977年英國政府授予波寧吉大英帝國勳章-司令勳章。
人物評價
我們常說“夫唱婦隨”,指揮家波寧吉和他的另一半正是這樣的組合。
隨著薩瑟蘭的竄紅,波寧吉在歌劇界的地位也愈形重要,尤其是在早期的美聲歌劇上,波寧吉的演出有一定的地位。
有趣的是,波寧吉是先幫助薩瑟蘭自華格納女高音轉型成輕鬆可上達高F音的花腔女高音,接著才因指揮自己妻子的音樂會而在指揮台上發跡。
波寧吉相當清楚當前歌劇界,各個領域幾乎都有所謂的“專家”,自己想在這些領域中闖出一片天恐怕不容易,加上自己的賢內助已經轉行成專唱美聲歌劇的女高音,他開始認真研究貝里尼、多尼采蒂及其他同時代的歌劇,並且慢慢的引入為薩瑟蘭的基本曲目角色。他和薩瑟蘭聯手發現了帕華洛帝的天賦材質,吸收他為基本班底,結果是打響了“薩瑟蘭/帕瓦羅蒂/波寧吉”的黃金組合,尤其在美聲歌劇上的成就叫人不易忘記。
人們對美聲歌劇的認識,就今日樂壇而言,恐怕絕大部分要來自波寧吉與蘇沙蘭的努力——縱使卡拉斯在這方面的成就也是難以抹滅。
他對 歌唱家的認識使他成為一位極為出色的歌劇指揮,這點自不待言,但他也並非樣樣精通。他最擅長的是義大利美聲歌劇與威爾第早、中期的作品,但並非都有信服於人的水準。有時他的表現會過度冷靜,僅止於把音樂做出來,並不會像伯恩斯坦那樣深深陷入音樂劇情之中,結果就是部份場景的熾熱度不夠濃烈,表現不夠積極。
他對十九世紀中晚期的法國歌劇也表現出高度的興趣,已經錄音的包括《浮士德》、《霍夫曼的故事》等等,也都有一定水平的表現。
波寧吉是重要的歌劇指揮,而他對音樂的喜愛卻超越歌劇。不過儘管如此,除開歌劇,他所擅長的還是與劇場脫不了關係——芭蕾舞。他錄製演出不少的芭蕾舞曲,像德利勃的芭蕾舞、亞當的《吉賽爾》、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劇都是他曲目名單中之一員。他的芭蕾舞正如他的歌劇,有時磊落得出奇,顯得過度冷靜,他的眼光或許是認為要把舞劇還原成純粹的音樂,不過誰都不敢說。
當代以歌劇為專擅的指揮不多,而波寧吉無疑是其中一個具有份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