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拉龍板塊的消減開始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心部分陸續消減於北美洲板塊的西南部分之下,現在已經全部消減。法拉龍板塊是東太平洋海隆形成的,由於東太平洋海隆被一些巨大的轉換斷層切分為許多相距甚遠的段落,這些轉換斷層的東部也已經被消減,所以現在法拉龍板塊的殘餘部分已經被分割成了若干個小板塊和微板塊。自北向南依次是:探險家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戈爾達板塊(這三者都消減於北美洲板塊的北部);里維拉板塊,科科斯板塊(這二者消減於中美洲之下);以及消減於南美洲板塊之下的納斯卡板塊。

另外,法拉龍板塊還把古老的島弧和來自其他遙遠的板塊的各式各樣的大陸地殼碎塊搬運到北美洲,使北美洲板塊不斷增生。這些從其他地方搬來的碎塊稱為地體(有時也更強調地叫作“外來地體”)。北美洲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是由這些增生的地體構成的。
(法拉龍板塊的殘遺部分已經深入地幔內部。見右圖)